(音矿。《别录》中品)

【释名】时珍曰︰之壳浓而粗矿也。

【集解】弘景曰︰麦是马所食者。服食家并食大、二麦,令人轻健。

炳曰︰麦西川人种食之。山东、河北人正月种之,名春。形状与大麦相似。

时珍曰︰麦有二种︰一类小麦而大,一类大麦而大。

颂曰︰麦,即大麦一种皮浓者。陈藏器谓即大麦之连壳者,非也。按︰《别录》自有麦功用,其皮岂可食乎?详大麦下。

【气味】甘,微寒,无毒。

弘景曰︰此麦性热而云微寒,恐是作屑与合壳异也。

恭曰︰麦性寒,陶云性热,非矣。江东少有故也。

大明曰︰暴食似动冷气,久即益人。

【主治】轻身除热。久服,令人多力健行。作,温中消食(《别录》)。补中,不动气。作饼食,良(萧炳)。

【发明】时珍曰︰《别录》麦附见麦下,而大麦下无之,则作当以为良也。今人通用,不复分别矣。

(见米下)。

【主治】诸黄,利小便,杵汁日日服(《类要》)。冬月面目手足皴瘃,煮汁洗之(《时珍》)。

【附方】新一。

小便不通︰陈大麦秸,煎浓汁,频服。(《简便方》)

大麦奴

【主治】解热疾,消药毒(藏器)。

谷部相关雀麦 大麦 麦苗 面筋 麦粉  麦麸 小麦 沤麻汁 麻根

《本草纲目》谷部

本草相关医书

    【中医宝典】网站地图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