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水部
水部 完整版
- 雨水
- 立春雨水
- 梅雨水
- 液雨水
- 潦水
- 露水
- 甘露
- 甘露蜜
- 明水
- 冬霜
- 腊雪
- 雹
- 夏冰
- 神水
- 半天河
- 屋漏水
- 流水
- 千里水东流水甘澜水(劳水)
- 井泉水
- 井华水
- 新汲水
- 节气水
- 立秋日五更井华水
- 重午日午时水
- 小满、芒种、白露三节内水
- 醴泉
- 玉井水
- 乳穴水
- 温汤
- 碧海水
- 盐胆水
- 阿井水
- 山岩泉水
- 古冢中水
- 粮罂中水
- 赤龙浴水
- 车辙中水
- 地浆
- 热汤
- 生熟汤
- 齑水
- 浆水
- 甑气水
- 铜壶滴漏水
- 三家洗碗水
- 磨刀水
- 浸蓝水
- 猪槽中水
- 市门溺坑水
- 洗手足水
- 洗儿汤
- 诸水有毒
- 水部
本草纲目-水部
李时珍曰︰水者,坎之象也。其文横则为,纵则为KT。其体纯阴,其用纯阳。上则为雨露霜雪,下则为海河泉井。流止寒温,气之所钟既异;甘淡咸苦,味之所入不同。是以昔人分别九州水土,以辨人之美恶寿夭。盖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饮资于水,食资于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卫赖之。故曰︰水去则营竭,谷去则卫亡。然则水之性味,尤慎疾卫生者之所当潜心也。今集水之关于药食者,凡四十三种,分为二类︰曰天,曰地。(旧本水类共三十二种,散见玉石部。)《名医别录》二种(梁陶弘景注)《本草拾遗》二十六种(唐陈藏器)《嘉本草》四种(宋掌禹锡)《本草纲目》一十一种(明李时珍。)【附注】魏李当之《药录》《吴普本草》宋雷《炮炙》齐徐之才《药对》唐苏恭《本草》孙思邈《千金》唐李《海药》甄权《药性》杨损之《删繁》唐孟诜《食疗》陈士良《食性》蜀韩保升《重注》宋马志《开宝》苏颂《图经》唐慎微《证类本草》寇宗奭《衍义》大明《日华》金张元素《珍珠囊》元李杲《法象》王好古《汤液》朱震亨《补遗》明汪颖《食物》汪机《会编》王纶《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