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中品)

【校正】《别录》上品牛乳,《拾遗》犊脐屎,今并为一。

【释名】时珍曰︰按许慎云︰牛,件也。牛为大牲,可以件事分理也。其文象角头三、封及尾之形。《周礼》谓之大牢,牢乃豢畜之室,牛牢大,羊牢小,故之一元大武。元,头也。武,足迹也。牛肥则迹大。犹《史记》称牛为头之义。《梵书》谓之瞿摩帝。牛之牡者曰牯,曰特,曰曰,北牛曰。纯色曰牺,黑曰,白曰KT,赤曰,驳曰犁。去势曰犍,又曰。

无角曰KT。子曰犊,生二岁曰

【集解】藏器曰︰牛有数种,《本经》不言黄牛、乌牛、水牛,但言牛尔。南人以水牛为牛,北人以黄牛、乌牛为牛。牛种既殊,入用当别。

时珍曰︰牛有牛、水牛二种。牛小而水牛大。

水牛色青苍,大腹锐头,其状谓之周留牛。又广南有稷牛,是也。牛齿有接脊骨一节也叶曰,角胎曰,鼻木曰,嚼草复出曰,腹草未化曰圣齑。牛在畜属土,在卦属坤,土缓而和,其性顺也。《造化权舆》云︰干阳为马,坤阴为牛,故马蹄圆,牛蹄坼。马病则卧,阴胜也;牛病则立,阳胜也。马起先前足,卧先后足,从阳也;牛起先后足,卧先前足,从阴也。独以乾健坤顺

(毛、俚、来三音。《纲目》

【释名】

毛犀(《广志》)、猫牛(《汉书注》)梦录》)牛(音抽)。

时珍曰︰者髦也,其髦可为旌旄也。其体多长毛,而身角如犀,故曰毛犀。《汲书》作牛,颜师古作猫牛,《尔雅》作牛,音皆相近也。《山海经》牛,因角理如竹也。或云竹即也。状如犀而角

【集解】

时珍曰︰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状及毛、尾俱同牛,小而大,有重千斤者。其尾名曰,亦可为旌荆山多牛。郭璞注云︰牛之甚长而黄黑相间,制弓极劲。彼角之花斑,皆类山犀,而之毛尾胜

【附录】

牛(音危)又名夔牛。如牛而大,肉重数千斤,出

牛《广志》云︰出日南及浔州大宾县。色青黄,与蛇同穴。性嗜盐,人裹手涂盐取之。其角如玉,可为器。

海牛《齐地志》云︰出登州海岛中。形似牛,鼍脚毛。其皮甚软,可供百用。脂可燃灯。《寰宇志》名潜牛,《广志》名牛。

月支牛《玄中记》云︰出西胡及大月氏国。今日割取肉,明日其创即复合也。

山牛状如牛,而角有枝,如鹿茸。

【气味】

酸、咸,凉,无毒。

【主治】

惊痫热毒,诸血病(时珍)。

【气味】

原缺。

【主治】

惊痫癫狂

【发明】

时珍曰︰牛亦有黄,彼人以乱牛黄,但坚而不香,云功用亦相近也。其角亦可乱犀,但无粟纹,苏颂《图经》误以为牯犀角者是也。亦可用,而功不及犀,《昨梦录》、《格古论》说之详矣。

(音毛。《纲目》)

【释名】

牛(音鬣。《尔雅》)、牛

时珍曰︰与旄同。或作毛。《后汉书》云︰冉KT夷出牛,一名牛,重千斤,毛可为旄。观此则旄牛之名,盖取诸此。颜师古云︰牛即牛也。而叶盛《水东日记》云︰毛牛与封牛合,则生牛。亦类毛牛,偏气使然,故谓之。然则又毛之遗种耶?

【集解】

时珍曰︰牛出甘肃临洮,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畜养之。状如水牛,体长多力,能载重,迅行如飞,性至粗梗。髀、膝、尾、背、胡下皆有黑毛,长尺许。其尾最长,大如斗,亦自爱护,草木钩之,则止而不动。古人取为旌旄,今人以为缨帽。毛杂白色者,以茜染红色。《山海经》云︰潘侯之山有旄牛,状如牛而四足节生毛。即此也。其肉味美,故《吕氏春秋》云︰肉之美者,、象之肉也。

喉靥

【主治】

项下瘿气(时珍)。

【发明】

时珍曰︰牛,古方未见用者。近世亦因类之义也。其方用牛喉脆骨二寸许一节,连两边扇动脆骨取之,或煮或烧,仰卧顿服。仍取巧舌(即靥子也),嚼烂噙之,食顷乃咽。病患容貌必瘦减,而瘿自内消矣。不过二服即愈,云神妙无比也。

兽部相关黄牛肉 黄羊 胡羊 羊子 羊屎 羊溺 羊须 羊悬蹄毛 羊胫骨 羊尾骨

《本草纲目》兽部

本草相关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