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蜜枳)

枳(蜜枳)

(音止矩。《唐本草》)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并入《拾遗》木蜜。

【释名】蜜枳(音止矩)、蜜屈律(《广记》)、木蜜(《拾遗》)、木饧(同上)、木珊瑚(《广志》)、鸡距子(苏文)、鸡爪子(俗名),木名白石木(《唐注》)、金钩木(《地志》)、KT(音

时珍曰︰枳徐锴注《说文》作枳,又作枳枸,皆屈曲不伸之意。此树多枝而曲,其子亦卷曲,故以名之。曰蜜、曰饧,因其味也。曰珊瑚、曰鸡距、曰鸡爪,象其形也。曰交加、曰KT,言其实之纽屈也。KT,枋梁之名。按︰《雷公炮炙》序云︰弊箅淡卤,如酒沾交。注云︰交加枝,即蜜枳也。又《诗话》云︰子生枝端,横折歧出,状若KT,故土人谓之KT也。珍谓︰KT及俗称鸡矩,蜀人之称桔枸、棘枸,滇人之称鸡橘子,巴人之称金钩,广人之称结留子,散见书记者,皆枳、鸡距之字,方音转异尔。俗又讹鸡爪为曹公爪,或谓之梨枣树,或谓之癞汉指头,崔豹《古今注》一名树蜜,一名木石,皆一物也。

【集解】恭曰︰枳子其树径尺,木名白石,叶如桑柘。其子作房似珊瑚,核在其端,人皆食之。

颂曰︰此《诗‧小雅》所谓南山有枸也。陆机《疏义》云︰枳枸树高硕如白杨,所在皆有,枝柯不直。子著枝端,啖之甘美如饴,八、九月熟,江南特美之,谓之木蜜。能败酒味,若以其木为

诜曰︰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也。

藏器曰︰木蜜树生南方,人呼白石木,枝、叶俱甜。嫩叶可生啖,味如蜜。老枝细破,煎汁成蜜,倍甜,止渴解烦也。

时珍曰︰枳木高三、四丈,叶圆大如桑柘,夏月开花。枝头结实,如鸡爪形,长寸许,纽曲,开作二、三歧,俨若鸡之足距。嫩时青色,经霜乃黄,嚼之味甘如蜜。每开歧尽处,结一、二小子,状如蔓荆子,内有扁核赤色,如酸枣仁形。飞鸟喜巢其上,故宋玉赋云︰枳枸来巢。《曲礼》云︰妇人之贽,、榛、

【气味】甘,平,无毒。

诜曰︰多食发蛔虫。

【主治】头风,小腹拘急(《唐本》)。止渴除烦,去膈上热,润五脏利大小便,功用同蜂蜜。枝、叶煎膏亦同(藏器)。止呕逆解酒毒

【发明】震亨曰︰一男子年三十余,因饮酒发热,又兼房劳虚乏。乃服补气血之药,加葛根以解酒毒。微汗出,人反懈怠,热如故。此乃气血虚,不禁葛根之散也。必须鸡距子解其毒,遂煎药中加而服之,乃愈。

时珍曰︰枳,本草只言木能败酒,而丹溪朱氏治酒病往往用其实,其功当亦同也。按︰

《苏东坡集》云︰眉山揭颖臣病消渴,日饮水数斗,饭亦倍常,小便频数。服消渴药逾年,疾日甚,自度必死。予令延蜀医张肱诊之。笑曰︰君几误死。乃取麝香当门子以酒濡湿,作十许丸,用棘枸子煎汤吞之,遂愈。问其故。肱曰︰消渴消中皆脾弱肾败、土不制水而成疾。

今颖臣脾脉极热而肾气不衰,当由果实、酒物过度,积热在脾,所以食多而饮水。水饮既多,溺不得不多,非消非渴也。麝香能制酒果花木,棘枸亦胜酒(屋外有此木,屋内酿酒多不佳)。

故以此二物为药,以去其酒果之毒也。棘枸实如鸡距,故俗谓之鸡距,亦曰癞汉指头。食之如牛乳,本草名枳,小儿喜食之。吁﹗古人重格物,

木汁

【气味】同枳。

【附方】新一。

腋下狐气︰用桔枸树凿孔,取汁一、二碗,用青木香、东桃、西柳、七姓妇人乳,一处煎一、二沸。就热,于五月五日鸡叫时洗了,将水放在十字路口,速回勿顾,即愈。只是他人先遇者,必带去也。桔枸树即

木皮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五痔,和五脏(《唐本》)。

果部相关秦椒 马槟榔 韶子 摩厨子 都咸子 都念子 都桷子 麂目 蟾子 沙棠果

《本草纲目》果部

本草相关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