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

豌豆

(《拾遗》)

【释名】胡豆(《拾遗》)、戎菽(《尔雅》)、回鹘豆(《辽志》。《饮膳正要》作回回豆。回回,即回鹘也)、毕豆(《唐史》。崔《月令》作KT豆)、青小豆(《千金》)、青斑豆(《别录》)、麻累。

时珍曰︰胡豆,豌豆也。其苗柔弱宛宛,故得豌名。种出胡戎,嫩时青色,老则斑麻,故有胡、戎、青斑、麻累诸名。陈藏器《拾遗》虽有胡豆,但云苗似豆,生田野间,米中往往有之。然豌豆、蚕豆皆有胡豆之名。陈氏所云,盖豌豆也。豌豆之粒小,故米中有之。《尔雅》︰戎菽谓之荏菽。《管子》︰山戎出荏菽,布之天下。并注云︰即胡豆也。《唐史》︰毕豆出自西戎回鹘地面。张揖《广雅》︰毕豆、豌豆,留豆也。《别录》序例云︰丸药如胡豆大者,即青斑豆也。孙思邈《千金方》云︰青小豆一名胡豆,一名麻累。《邺中记》云︰石虎讳胡,改胡豆为国豆。此数说,皆指豌豆也。盖古昔呼豌豆为胡豆,今则蜀人专呼蚕豆为胡豆,而豌豆名胡豆,人不知矣。又乡人亦呼豌豆大者为淮豆,盖回鹘音相近也。

【集解】时珍曰︰豌豆种出西胡,今北土甚多。八、九月下种,苗生柔弱如蔓,有须。叶似蒺藜叶,两两对生,嫩时可食。三、四月开小花如蛾形,淡紫色。结荚长寸许,子圆如药丸,亦似甘草子。出胡地者大如杏仁。煮、炒皆佳,磨粉面甚白细腻。百谷之中,最为先登。又有野豌豆,粒小不堪,惟苗可茹,名翘摇,见菜部。

【气味】甘,平,无毒。思邈曰︰甘、咸,温、平,涩。瑞曰︰多食发气病。

【主治】消渴,淡煮食之,良(藏器)。治寒热热中,除吐逆止泄痢下,利小便、腹胀满(思邈)。调营卫,益中平气。煮食,下乳汁。可作酱用(瑞)。煮饮,杀鬼毒心病,解乳石毒发。研末,涂痈肿。作澡豆,去,令人面光泽(时珍)。

【发明】时珍曰︰豌豆属土,故其所主病多系脾。元时饮膳,每用此豆捣去皮,同羊肉治食,云补中益气。今为日用之物,而唐、宋本草见遗,可谓缺典矣。《千金》、《外台》洗面澡豆方,盛用毕豆面,亦取其白腻耳。

【附方】新三。

四圣丹︰治小儿痘中有,或紫黑而大,或黑坏而臭,或中有黑线,此症十死八九,惟牛都御史得秘传此方点之最妙。用豌豆四十九粒(烧存性),头发灰三分,真珠十四粒炒研

服石毒发︰胡豆半升捣研,以水八合绞汁饮之,即愈。(《外台》)。

霍乱利︰豌豆三合,香三两,为末,水三盏,煎一盏,分二服。(《圣惠》)

谷部相关蚕豆  白豆 豆皮 绿豆粉 绿豆 腐婢 赤小豆 黄大豆 大豆黄卷

豌豆

《本草纲目》谷部

本草相关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