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
六腑之一。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从部位而言,上焦一般是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以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病理生理的角度,还包括部位较高的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从功能而言,《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上焦如雾“(主要指心肺的输佈作用),“中焦如沤”(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下焦如渎”(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并包括肠道的排便作用),这些功能实际就是体内脏腑气化功能的综合,故三焦的功能,概括而言是受纳水谷,消化饮食,化生气血精微物质,输送营养,排泄废料。三焦的“焦”字,有“热”的含义,这种热来源于命门之火,是通周气化的作用来体现的。至于三焦的实体是一个争论未决的问题。《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上焦出于胃上囗,并咽以上,贯膈而佈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难经》认为三焦是“有名而无形”、张介宾《类经附翼》记载:「....及至徐遁、陈无择始创言三焦之形,云“有脂膜如掌大,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中出,夹脊而上,贯于脑,....”张氏本人则认为:「三焦为脏腑之外卫”,“所谓焦者,象火类也,色赤属阳之谓也。今夫人之一身,外自皮毛,内自脏腑,无巨无名,无细无目,其于腔腹周围上下全体,状若大囊者,果何物耶?且其看内一层,形色最赤,象如六合,总护诸阳,是非三焦而何?」虞搏《医学正传》认为:「三焦者指腔子而言,....总名三焦,....其体有脂膜在腔子之内,包罗乎五脏六腑之外也。」王清任《医林改错》以为“网油”即是三焦。唐容川《血证论》谓:「三焦,古作[月焦](按:这是一个字),即人身上下内外相联之油膜也。」以上是古代医家的一些主要论点,但都不能全面地解释三焦在人体的气化综合功能,录出以备参考。
三焦
- 三焦【身形脏腑术语解释】
- 三焦《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三焦《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三焦《顾松园医镜》
- 三焦《顾松园医镜》
- 三焦《普济方·针灸》
- 三焦《疡医大全》
- 三焦《医述》
- 三焦《医学真传》
- 三焦《医学真传》
- 三焦《中医词典》
- 三焦《中医基础理论》
- 三焦《中医名词词典》
- 辩三焦《侣山堂类辩》
- 辩三焦《侣山堂类辩》
- 补三焦《本草害利》
- 凉三焦《本草害利》
- 三焦辨《三指禅》
- 三焦辨《三指禅》
- 三焦病《圣济总录》
- 三焦病《圣济总录》
- 三焦病《中医词典》
- 三焦经【中医针灸穴位】
- 三焦经《医学指归》
- 三焦经《医学指归》
- 三焦经《针灸问对》
- 三焦经《中医词典》
- 三焦惊《中医词典》
- 三焦咳【内科术语解释】
- 三焦咳【中医名词术语】杂病
- 三焦咳《凌临灵方》
- 三焦咳《凌临灵方》
- 三焦咳《圣济总录》
- 三焦咳《圣济总录》
- 三焦咳《中医词典》
- 三焦咳《中医名词词典》
- 三焦论《古今医彻》
- 三焦论《古今医彻》
- 三焦秘《中医词典》
- 三焦散《博济方》
- 三焦实《药症忌宜》
- 三焦实《药症忌宜》
- 三焦说《吴医汇讲》
- 三焦说《吴医汇讲》
- 三焦说《医学三字经》
- 三焦说《医学实在易》
- 三焦说《医学实在易》
- 三焦虚《药症忌宜》
- 三焦虚《药症忌宜》
- 三焦痈《外科心法要诀》
- 三焦痈《医宗金鉴》
- 三焦痈《医宗金鉴》
- 三焦痈《中医词典》
- 三焦俞《针灸大成》
- 三焦俞《针灸学》
- 三焦俞《中医词典》
- 三焦郁《中医词典》
- 三焦约《圣济总录》
- 三焦约《圣济总录》
- 三焦约《医述》
- 三焦胀《圣济总录》
- 三焦胀《圣济总录》
- 三焦蒸《中医词典》
- 顺三焦【方剂主治】
- 温三焦《本草害利》
- 泻三焦《本草害利》
- 〔三焦〕《经络全书》
- 气纳三焦《中医词典》
- 三焦辨证【诊断术语解释】
- 三焦辨证【中医辩证三焦辩证】
- 三焦辨证【中医名词术语】辨证
- 三焦辨证《中医词典》
- 三焦辨证《中医名词词典》
- 三焦辩证【中医辩证】
- 三焦辩证【中医辩证三焦辩证】
- 三焦辩证《中医诊断学》
- 三焦辩证《中医诊断学》
- 三焦病候《诸病源候论》
- 三焦火篇《外经微言》
- 三焦火篇《外经微言》
- 三焦经歌《外科心法要诀》
- 三焦经歌《医宗金鉴》
- 三焦经歌《医宗金鉴》
- 三焦经图《医学指归》
- 三焦经图《医学指归》
- 三焦经文《刺灸心法要诀》
- 三焦经文《刺灸心法要诀》
- 三焦经文《医宗金鉴》
- 三焦经文《医宗金鉴》
- 三焦俱虚《圣济总录》
- 三焦俱虚《圣济总录》
- 三焦脉论《备急千金要方》
- 三焦脉论《备急千金要方》
- 三焦实热【病因病机术语解释】
- 三焦实热【中医名词术语】病理
- 三焦实热《中医名词词典》
- 三焦统论《圣济总录》
- 三焦统论《圣济总录》
- 三焦虚寒【病因病机术语解释】
- 三焦虚寒【中医名词术语】病理
- 三焦虚寒《中医名词词典》
- 三焦虚实《备急千金要方》
- 三焦虚实《备急千金要方》
- 三焦主病《银海指南》
- 三焦主病《银海指南》
- 三焦总治《博济方》
- 调顺三焦【方剂主治】
- 邪留三焦【病因病机术语解释】
- 邪留三焦【中医名词术语】病理
- 邪留三焦《温热论》
- 邪留三焦《温热论》
- 邪留三焦《中医词典》
- 邪留三焦《中医名词词典》
- 营卫三焦《类经》
- 营卫三焦《类经》
- 营卫三焦《针灸甲乙经》
- 营卫三焦《针灸甲乙经》
- 东垣三焦论《医旨绪余》
- 六腑三焦辨《目经大成》
- 六腑三焦辨《目经大成》
- 论三焦有几《质疑录》
- 论三焦有几《质疑录》
- 三焦经穴歌《刺灸心法要诀》
- 三焦经穴歌《医宗金鉴》
- 三焦论赘言《吴医汇讲》
- 三焦论赘言《吴医汇讲》
- 三焦脉病论《外台秘要》
- 三焦是什么【中医知识】
- 三焦有水气《圣济总录》
- 三焦有水气《圣济总录》
- 三焦照六腑《丹台玉案》
- 三焦照六腑《丹台玉案》
- 三焦诸穴歌《经络考》
- 三焦主决渎【身形脏腑术语解释】
- 三焦主决渎【中医名词术语】脏腑功能及其关系
- 三焦主决渎《中医名词词典》
- 手少阳三焦《本草分经》
- 太冲三焦论《内经博议》
- 太冲三焦论《内经博议》
- 问三焦有几《此事难知》
- 问三焦有几《此事难知》
- 邪中三焦歌《伤寒百证歌》
- 邪中三焦歌《伤寒百证歌》
- 包络主三焦客《针灸大成》
- 六腑--三焦【中医理论】
- 浅谈三焦辨证【中医辩证三焦辩证】
- 三焦辨证概要【中医辩证】
- 三焦分发三部《诊家正眼》
- 三焦分发三部《诊家正眼》
- 三焦经分寸歌《刺灸心法要诀》
- 三焦经分寸歌《医宗金鉴》
- 三焦经循行歌《刺灸心法要诀》
- 三焦经循行歌《医宗金鉴》
- 三焦精腑辨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三焦精腑辨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三焦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 三焦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 三焦虚实病候《寿世保元》
- 三焦元气衰旺《脾胃论》
- 三焦元气衰旺《脾胃论》
- 三焦主包络客《针灸大成》
- 手少阳三焦经【经络腧穴术语解释】
- 手少阳三焦经【中医名词术语】经络
- 手少阳三焦经【中医文化中医理论】
-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汇解》
- 手少阳三焦经《脉诀汇辨》
- 手少阳三焦经《秘传眼科龙木论》
- 手少阳三焦经《秘传眼科龙木论》
- 手少阳三焦经《普济方·针灸》
- 手少阳三焦经《普济方·针灸》
- 手少阳三焦经《圣济总录》
- 手少阳三焦经《圣济总录》
- 手少阳三焦经《针灸大成》
- 手少阳三焦经《针灸聚英》
- 手少阳三焦经《针灸聚英》
- 手少阳三焦经《针灸神书》
- 手少阳三焦经《针灸神书》
- 手少阳三焦经《中医词典》
- 手少阳三焦经《中医基础理论》
- 手少阳三焦经《中医名词词典》
- 手少阳三焦经《子午流注针经》
- 手少阳三焦经《子午流注针经》
- 手少阳三焦图《经络考》
- 手少陽三焦經【中医针灸知识】
- 问三焦命门脉《诊宗三昧》
- 问三焦命门脉《诊宗三昧》
- 问诊三焦包络《医旨绪余》
- 问诊三焦包络《医旨绪余》
- 详解三焦辨证【中医辩证三焦辩证】
- 心包络三焦说《医碥》
- 心包络三焦说《医碥》
- 辨心胞络三焦脉《诊脉三十二辨》
- 辨心胞络三焦脉《诊脉三十二辨》
- 寸关尺分诊三焦《医学实在易》
- 亥手少阳三焦经《神应经》
- 亥手少阳三焦经《神应经》
- 甲手少阳三焦经《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甲手少阳三焦经《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三焦包络命门辨《类经图翼》
- 三焦包络命门辨《类经图翼》
- 三焦辨证的认识【中医辩证三焦辩证】
- 三焦病证的传变【中医辩证】
- 三焦病证的传变【中医辩证三焦辩证】
- 三焦部位〔说〕《医理真传》
- 三焦部位〔说〕《医理真传》
- 三焦经图(注)《厘正按摩要术》
- 三焦经图(注)《厘正按摩要术》
- 三焦经循行经文《刺灸心法要诀》
- 三焦经循行经文《医宗金鉴》
- 三焦决漏水病方《外台秘要》
- 三焦客热卧嘻嘻《痰火点雪》
- 三焦客热卧嘻嘻《痰火点雪》
- 三焦脉病论二首《外台秘要》
- 三焦手少阳之脉《经络考》
- 三焦手少阳之脉《经络考》
- 三焦有名无形辨《景景医话》
- 三焦有名无形辨《景景医话》
- 手少阳三焦经病《中医词典》
- 手少阳三焦经穴《类经图翼》
- 手少阳三焦经穴《类经图翼》
- 手少阳三焦经穴《中医词典》
- 手少阳三焦六穴《子午流注说难》
- 手少阳三焦之经《子午流注针经》
- 虚劳三焦不调候《诸病源候论》
- 按摩三焦可消痤疮【按摩美容】
- 亥、手少阳三焦经《针灸大成》
- 三焦辨证及其传变【中医辩证三焦辩证】
- 三焦手少阳经病证《脉经》
- 三焦手少阳经病证《脉经》
- 三焦手少阳经病证《中医词典》
- 手少阳三焦发穴歌《古今医统大全》
- 手少阳三焦经病证【中医辩证经络辩证】
- 手少阳三焦经穴歌《针灸大成》
- 手少阳三焦经穴图《古今医统大全》
- 手少阳三焦经穴图《古今医统大全》
- 通治三焦甚寒之气《卫生宝鉴》
- 通治三焦甚热之气《卫生宝鉴》
- 心主与三焦为表里《普济方·针灸》
- 足卲阳胆经手三焦《医效秘传》
- 《难经正义》三焦评《医旨绪余》
- 《难经正义》三焦评《医旨绪余》
- 按摩三焦穴位去痤瘡【中医疗法中医推拿】
- 三焦经手少阳为父气《儒门事亲》
- 三焦经手少阳为父气《儒门事亲》
- 三焦决漏水病方二首《外台秘要》
- 三焦水道膀胱津液论《读医随笔》
- 三焦水道膀胱津液论《读医随笔》
- 三焦与包络合为表里《普济方·针灸》
- 手少阳三焦经脉歌∶《万病回春》
- 手少阳三焦经循序图【经络腧穴】
- 手小阳三焦经步穴歌《古今医统大全》
- 调理三焦按压三穴位【经络养生】
- 三焦部(手少阳属腑)《笔花医镜》
- 三焦部(手少阳属腑)《笔花医镜》
- 脏腑有相合三焦曰孤府《类经》
- 脏腑有相合三焦曰孤府《类经》
- 三焦,手少阳,为父气。《医学启源》
- 三焦经表里原络穴主治歌《刺灸心法要诀》
- 三焦经表里原络穴主治歌《医宗金鉴》
- 三焦约内闭发不得大小便《针灸甲乙经》
- 三焦约内闭发不得大小便《针灸甲乙经》
-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分寸歌《医学集成》
-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分寸歌《医学集成》
- 手少阳三焦经穴图及歌括《金针秘传》
- 手少阳三焦经穴图及歌括《金针秘传》
- 问三焦有几(血海异同)《此事难知》
- 问三焦有几(血海异同)《此事难知》
- 心主三焦经虚实寒热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金匮》论血崩属三焦绝经《女科经纶》
- 黄胆证毋拘五证宜别三焦论《叶选医衡》
- 黄胆证毋拘五证宜别三焦论《叶选医衡》
- 男女三焦邪气一百八十四法《针灸神书》
- 手少阳三焦经配合四十四法《针灸神书》
- 手少阳三焦经十七穴远近法《备急千金要方》
-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二十四穴《针灸资生经》
-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二十四穴《针灸资生经》
- 十二经以原为俞三焦以俞为原《针灸素难要旨》
- 十二经以原为俞三焦以俞为原《针灸素难要旨》
- 手少阳三焦及臂.凡二十四穴《经穴汇解》
- 手少阳三焦之经左右二十四穴《针灸大全》
- 三焦膀胱受病发少腹肿不得小便《针灸甲乙经》
- 三焦膀胱受病发少腹肿不得小便《针灸甲乙经》
- 妇人经闭属火热有上中下三焦之分《女科经纶》
- 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华佗神方》
- 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中藏经》
- 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中藏经》
-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共四十六穴)《经络汇编》
-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共四十六穴)《经络汇编》
- 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络经直说《普济方·针灸》
- 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络经直说《普济方·针灸》
- 手少阳三焦经(共23穴)十二经脉《针灸学》
- 水气凌心即是三焦伤伤寒杂病皆有之《伤寒补例》
- 水气凌心即是三焦伤伤寒杂病皆有之《伤寒补例》
- 十二经脉:手少阳三焦经(共23穴)《针灸学》
-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手及臂凡二十四穴)《金针秘传》
-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手及臂凡二十四穴)《金针秘传》
- 火者,少阳相火之热,乃心包络、三焦之气也。《医学启源》
- 病在肠胃三焦大气流行空虚之部与淫溢滞经脉膜络曲折深隐之部其治不同《读医随笔》
- 病在肠胃三焦大气流行空虚之部与淫溢滞经脉膜络曲折深隐之部其治不同《读医随笔》
三焦
- 三焦辨证【中医知识】
- 三焦辩证【中医知识】
- 三焦辨证的认识【中医知识】
- 三焦病证的传变【中医知识】
- 对应三焦“灭火”【中医知识】
- 三焦辨证及其传变【中医知识】
- 手少阳三焦经病证【中医知识】
- 按摩三焦穴位去痤瘡【中医知识】
- 三焦的实质及其临床意义【中医知识】
- 美丽肌肤按摩三焦穴位去痤疮【中医知识】
- 气过三焦充于全身 从一到十谈养生③【中医知识】
- 试从三焦理论认识柴胡类证的证治规律【中医知识】
- 三焦咳案 《素问》“六腑咳”临证心悟(5)【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