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蛇

乌蛇

(宋《开宝》附)

【释名】乌梢蛇(《纲目》)、黑花蛇(《纲目

【集解】志曰︰乌蛇生商洛山。背有三棱,色黑如漆。性善,不噬物。江东有黑梢蛇,能缠物至死,亦此类也。

在芦丛中吸至枯死眼不陷如活者,称之重七钱至一两者为上,十两至一镒者为中,粗大者力弥减也。作伪者用他蛇熏黑,亦能乱真,但眼不光耳。

宗奭曰︰乌蛇脊高,世称剑脊乌梢。尾细长,能穿小铜钱一百文者佳。有身长丈余者。

其性畏鼠野狼。蛇类中惟此入药最多。

曰︰凡一切蛇,须辨雌雄、州土。蕲州乌蛇,头上有逆毛二寸一路,可长半分以来,头尾相对,使之入药如神。只重一两以下,彼处得此多留进供。蛇腹下有白带子一条,长一寸者,雄也,宜入药用。采得,去头及皮鳞、带子,锉断,苦酒浸一宿,漉出,柳木炭火炙干,再以酥炙。于屋下巳地上掘坑,埋一夜,再炙干用。或以酒煮干用亦可。

时珍曰︰乌蛇有二种︰一种剑脊细尾者为上。一种长大无剑脊而尾稍粗者,名梢蛇,亦可治风,而力不及。

鳞部相关乌蛇肉 白花蛇睛(白花蛇目) 白花蛇头 白花蛇肉 白花蛇 鳞蛇胆 鳞蛇 蚺蛇牙 蚺蛇子 蚺蛇肉

乌蛇

《本草纲目》鳞部

本草相关医书

    【中医宝典】网站地图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