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鱼

石首鱼

(宋《开宝》)

【释名】石头鱼(《岭表录异》)、鱼(音免。《拾遗》录)、江鱼(《海志》)

,干者名鲞鱼

时珍曰︰鲞能养人,人恒想之,故字从养。罗愿云︰诸鱼干皆为鲞故独得专称。以白者为佳,故呼白鲞。若露则变红色,失味也。

【集解】志曰︰石首鱼,初出水能鸣,夜视有光,头中有石如棋子。一种野鸭,头中有石,云是此鱼所化。

时珍曰︰生东南海中。其形如白鱼,扁身弱骨,细鳞黄色如金。首有白石二枚,莹洁如玉。至秋化为冠凫,即野鸭有冠者也。腹中白鳔可作胶。《其次名春来。田九成《游览志》云︰每岁四月,来自海洋,绵亘数里,其声如雷。海人以竹筒探水底,闻其声乃下网,截流取之。泼以淡水,皆圉圉无力。初水来者甚佳,二水、三水来者,鱼渐小而味渐减矣。

鳞部相关石首鱼肉 鳏鱼(黄颊鱼) 啖鱼 白鱼肉 白鱼 鲻鱼 竹鱼 青鱼胆 青鱼眼睛汁 青鱼头中枕

《本草纲目》鳞部

本草相关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