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因庫

  廣東涼茶已登上世界「非物質遺產」名錄,一些品牌,已成為全國火熱的健康飲品。涼茶除了功效言人人殊之外,它的組合成分和效用仍未有一個嚴格的統一指標,不利鑒證。這情況多少反映出目前中藥材市場化所面臨的處境。

  中藥材的品質控制,首要確定所用藥材是正宗。時下,市場上有不少名目的品種,名同物異,更有以假亂真、混雜劣品的情況出現。邵鵬柱自九十年代初已銳意於中藥核實和檢測的研究上,推行基因測序,作為中藥的鑒定的手段;並編制基因圖譜,積極地在香港推動中藥鑒定的分子技術。他認為,「香港越來越多人講中醫中藥,社會興起一股發揚傳統熱;分子生物學也要跟進去!」因此,他一力推崇用DNA鑒別為中藥做品質檢定。今年,內地出版的《中國藥典》就收入蛇類藥材DNA鑒別的方法,是推廣分子技術鑒別中藥材的重要一步。

  邵教授是中藥編條碼的先行者,最近他和同事構建了世界的第一個藥材的DNA資料庫,參與了中國的物種DNA條紋碼建設計劃,正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鑒別廣東涼茶廿四味,涉及一百五十多種藥材的DNA序列。「中外都在開展為動植物編條紋碼的工作,我們中藥也該朝這個方向走。」正是邵教授的心聲。

  研玉米蛋白抗愛滋

  作為一位分子生物學家,邵鵬柱多年來也醉心於研究蛋白質改構後功能上的改變。一直以來,他專注在一種從瓜蔞植物提取的傳統引產(墮胎)蛋白質─天花粉蛋白用作醫治愛滋病。只是這個蛋白,在臨床時,發現它的毒性強,副作用太大,引致某些細胞死亡。邵教授說:「很有趣,玉米也有類似的蛋白,而且抗愛滋病病毒的功效比天花粉蛋白更好。他們嘗試把它改造,爭取能生產出有療效、無毒性的新抗愛滋蛋白質。時下,他已獲得香港的控制傳染病研究基金資助,正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合作研究,利用猴子做實驗,看這些經改造後的蛋白的藥效。」

  談及香港學者與內地合作情況,邵教授表示內地的人才和資金都比十年前優勝,「內地研究資金相當充裕,而且有很多大型的研究計劃,不是香港科研人員可獨力做到。香港要突出靈活變通的特點,要令人覺得有其優勢和值得合作;香港同工另一特點是重視品質,這正好與內地互補,同時自身也要努力,多和內地同行交流,使人家了解其工作和建立人脈。此外,又要不斷自我充實,終身學習,並提高研究水平,才不會被忽視和淘汰。」

  發現增記憶化學物

  不說你不知,他於八十年代剛在香港開展工作不久,就率先從各地土壤中收集菌種,分離獨特的內切酶,用以切割DNA。他還記得,每逢出差回港,都刮下鞋底黏回來的泥土,篩選菌種、分離新的內切酶品種。並與美國一些科技公司合作,製成試劑,作為基因工程的工具,全球銷售。這可算是中文大學早期在生物研究成果轉移的一個成功例子。

  邵鵬柱教授在眾多中藥中進行研究,樂不思蜀;他還發現了一些天然化學物,有增強記憶力效果,通過老鼠實驗,比試用藥組和對照組兩批老鼠的游泳定向功能,都有正面的效果。從接觸百計的藥材中,問他可有哪種是心頭好?石斛是也。這一種蘭科植物,不只外表美麗,兼具藥用效能,明目生津,滋陰清熱。他在家裡就種了十餘種,既作研究、又供觀賞,堪稱一樂也。他透露,石斛藥材價格落差很大,由每公斤港幣幾十元至幾萬元不等。購買時要特別小心。一語露天機,今時今日的科學家,不是既要懂科研、又要熟悉市場和轉化研究的成果,才可以八面玲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