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使用的藝術

  最近,海內外眾多媒體紛紛報道了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鄭永齊教授的研究團隊在今年8月18日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的《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周刊上發表的研究成果:中藥複方PHY906能降低化療藥物的胃腸道毒性。不少海內外的朋友,因此產生了對中藥複方的興趣。也有讀者詢問中藥複方的奧妙所在。其實,國內對中藥複方的研究較多,有些成果在國際上也得到了認可。如2008年3月25日,中國科學院陳竺院士的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論文,系統分析了中藥複方黃黛片治療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作用機理。

  在上一期的專欄討論中我曾提到,中藥在應用上有兩大特徵,複方用藥與炮製加工,這期就讓我們來談談中藥複方吧。

  1、源遠流長典籍宏

  複方,人們還習稱為方劑。方劑已經包含了「方」與「劑」兩個部分。「方」有規定與規矩的意思,這裡指的是按照中醫的配伍原則,選擇合適的藥物及劑量,形成的複方。而「劑」是在上述處方的基礎上,按照臨床用藥的需求,加工成為一定的製劑形態,如傳統的丸、散、膏、丹以及現代劑型。

  中醫複方用藥的歷史悠久。經過歷代醫藥學家廣泛的醫療實踐,發現單味藥物通過適宜的配伍形成方劑,更能適應臨床的需要,方劑學也逐漸發展成熟。

  上世紀70年代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抄錄於帛卷之上。在1972年由考古人員與醫藥專家發現並整理,是中醫古方的最早記述。

  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重要醫學經典《黃帝內經》載方13首,已總結出有關辨證、治則、治法、組方原則等,為方劑學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融理、法、方、藥於一體。載方314首,組織嚴謹,用藥精當,療效卓著,被後世譽為「方書之祖」。

  孫思邈集唐以前醫藥文獻,結合個人經驗編撰《備急千金要方》,載方5300餘首,另有《千金翼方》載方2000餘首,囊括眾家,高出前輩。

  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官府藥局的成藥配方範本,後頒行全國,可謂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編制的成藥藥典。

  明代朱橚編撰的《普濟方》廣收博採,載方61739首,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部古代方書。作者為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封號周定王,另著有《救荒本草》,其身世與業績我們還將在以後加以討論。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徵引古方繁富。據李時珍自己介紹,「直接舊本載方2935個,新增方8161個,共計11096首」。除了介紹李氏個人行之有效的經驗外,保存明代以前的古代醫方也是李時珍的一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後,政府組織相關學者對古代方劑和民間的單方、驗方進行了大量的發掘和整理,編寫出了系統的方劑學教材。於1993年出版的《中醫方劑大辭典》,收載上至秦漢,下迄1986年底1800餘種中醫藥及有關文獻中有方名的方劑9萬餘首。

  常用的有效方劑已經被生產為多種劑型的中成藥。根據我們的統計,新版中國藥典(2010版)共收錄成方製劑1006個,涉及873個中藥複方,24種劑型。2、國粹明珠耀西東

  複方中藥PHY906處方源於漢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所載的黃芩湯。該方由黃芩、芍藥、炙甘草、大棗組成。據原書記載,「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黃芩湯具有和裡清邪的功能,用於邪熱入裡之下痢腹痛,身熱口苦、裡急後重等。

  中國的古代方劑,在海外特別是在日本有很大的影響,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方備受尊崇,依此學說所形成的學派被稱為古方派。在1976年,日本將210個以顆粒劑形式生產的漢方製劑納入醫療保險,其中首先考慮的便是《傷寒雜病論》。我粗略統計了一下,其中仲景方有75首,約佔36%。前文提到的黃芩湯,便被收錄其中。

  傷寒古方緣何在東瀛倍受青睞,原因在於這些處方經過千百年的臨床檢驗,是世世代代的人體試驗所證明行之有效的寶貴經驗,是人們心目中的「經方」。

  最近,海內外眾多媒體紛紛報道了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鄭永齊教授的研究團隊在今年8月18日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的《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周刊上發表的研究成果:中藥複方PHY906能降低化療藥物的胃腸道毒性。不少海內外的朋友,因此產生了對中藥複方的興趣。也有讀者詢問中藥複方的奧妙所在。其實,國內對中藥複方的研究較多,有些成果在國際上也得到了認可。如2008年3月25日,中國科學院陳竺院士的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論文,系統分析了中藥複方黃黛片治療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作用機理。

  在上一期的專欄討論中我曾提到,中藥在應用上有兩大特徵,複方用藥與炮製加工,這期就讓我們來談談中藥複方吧。

  1、源遠流長典籍宏

  複方,人們還習稱為方劑。方劑已經包含了「方」與「劑」兩個部分。「方」有規定與規矩的意思,這裡指的是按照中醫的配伍原則,選擇合適的藥物及劑量,形成的複方。而「劑」是在上述處方的基礎上,按照臨床用藥的需求,加工成為一定的製劑形態,如傳統的丸、散、膏、丹以及現代劑型。

  中醫複方用藥的歷史悠久。經過歷代醫藥學家廣泛的醫療實踐,發現單味藥物通過適宜的配伍形成方劑,更能適應臨床的需要,方劑學也逐漸發展成熟。

  上世紀70年代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抄錄於帛卷之上。在1972年由考古人員與醫藥專家發現並整理,是中醫古方的最早記述。

  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重要醫學經典《黃帝內經》載方13首,已總結出有關辨證、治則、治法、組方原則等,為方劑學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融理、法、方、藥於一體。載方314首,組織嚴謹,用藥精當,療效卓著,被後世譽為「方書之祖」。

  孫思邈集唐以前醫藥文獻,結合個人經驗編撰《備急千金要方》,載方5300餘首,另有《千金翼方》載方2000餘首,囊括眾家,高出前輩。

  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官府藥局的成藥配方範本,後頒行全國,可謂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編制的成藥藥典。

  明代朱橚編撰的《普濟方》廣收博採,載方61739首,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部古代方書。作者為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封號周定王,另著有《救荒本草》,其身世與業績我們還將在以後加以討論。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徵引古方繁富。據李時珍自己介紹,「直接舊本載方2935個,新增方8161個,共計11096首」。除了介紹李氏個人行之有效的經驗外,保存明代以前的古代醫方也是李時珍的一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後,政府組織相關學者對古代方劑和民間的單方、驗方進行了大量的發掘和整理,編寫出了系統的方劑學教材。於1993年出版的《中醫方劑大辭典》,收載上至秦漢,下迄1986年底1800餘種中醫藥及有關文獻中有方名的方劑9萬餘首。

  常用的有效方劑已經被生產為多種劑型的中成藥。根據我們的統計,新版中國藥典(2010版)共收錄成方製劑1006個,涉及873個中藥複方,24種劑型。2、國粹明珠耀西東

  複方中藥PHY906處方源於漢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所載的黃芩湯。該方由黃芩、芍藥、炙甘草、大棗組成。據原書記載,「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黃芩湯具有和裡清邪的功能,用於邪熱入裡之下痢腹痛,身熱口苦、裡急後重等。

  中國的古代方劑,在海外特別是在日本有很大的影響,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方備受尊崇,依此學說所形成的學派被稱為古方派。在1976年,日本將210個以顆粒劑形式生產的漢方製劑納入醫療保險,其中首先考慮的便是《傷寒雜病論》。我粗略統計了一下,其中仲景方有75首,約佔36%。前文提到的黃芩湯,便被收錄其中。

  傷寒古方緣何在東瀛倍受青睞,原因在於這些處方經過千百年的臨床檢驗,是世世代代的人體試驗所證明行之有效的寶貴經驗,是人們心目中的「經方」。

  除亞洲國家日本、韓國和越南外,近年來歐洲、美洲也紛紛對中藥複方投來關注的目光。複方不但是中醫治病救人的良方,同時也為研究者啟迪思路,為藥廠開發新產品提供了線索。前文提到治療白血病有良好療效的中藥複方黃黛片,便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學者按照中醫理論設計,由雄黃、青黛、丹參和太子參組成的處方。

  方劑學現被列為中國內地、香港、台灣中醫藥專業的必修基礎課,常用的方劑也作為執業中醫師的必考內容。在歐美等西方國家的中醫藥院校中,方劑同樣是必修必考的基本功。許多西方人士也開始熟悉並接受「fangji」這一專有名詞。一首首方歌在中醫師、中藥師中廣為傳頌。1999年,我來到香港浸會大學,曾以教授方劑學的教學筆記為基礎,與同學們共同創作了《百方圖解》。該書面市後,受到市場熱烈歡迎。先後出版了繁體版、簡體版、英文版、德文版,也多次再版。大家對此類書籍的關注與需求,原因就在於複方為中醫藥王國中的寶中之寶。3、壺奧精微凝神韻

  中醫治病先「辨證」,即根據疾病所表現的證候,分析、辨明疾病目前所處階段的病因、病機、病性、病位;後「論治」,即是在辨證清楚的基礎上,確定合適的治療方法,依據治法遣方用藥。中醫辨證論治的全部過程可以概括為理、法、方、藥。

  方劑的組成,不是一個個單味藥的簡單堆積,而是以中醫學理論體系為基礎的複雜而美妙的「藝術創作」。原則上主藥為君,輔藥為臣,中和調節藥為佐,引經入絡者為使。君臣有序,職責分明,從屬清晰。中藥複方出現的年代,正是中國封建社會形成之時,「君臣佐使」的比喻有著時代的烙印,但生動的描述有助於醫者學習掌握前人的良方,用藥分清主次,處方重在「配伍」。

  方劑的運用,也有較大的靈活性。臨證時要結合患者的病情、體質、年齡、性別與季節、氣候、以及生活習慣加以調整。方劑的組成有單方與複方的區別,方劑中還有食療方與藥療方之別。

  「藥有個性之專長,方有合群之妙用」。為何中藥毒副作用少?其實並不是因為中藥沒有毒性,其奧妙在於中藥複方配伍的合群之妙。這就好似我們在欣賞交響樂一樣,各種樂器互相彌補,可奏出美妙的樂章。

  西藥處方一般是沒有名字的,中醫處方多數是有名稱的,這也是中醫文化的體現。中藥處方有的以君藥命名,如麻黃湯、桂枝湯;有的以療效命名,如清營湯、生脈散等;還有的借傳說加強心理治療,如小青龍湯等。青龍者東方之木神,能驅逐水飲,藉以隱喻此方有發散外邪,溫肺化飲之功。比喻形象,頗具現代廣告色彩。4、加減化裁妙無窮

  方劑的分類,歷代不一。有的以病證分類,有的以病因分類,有的以臟腑分類,有的以組成分類,有的以治法分類等等。

  清代醫家程鐘齡將眾多方法概括為「八法」,即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從大的治療趨向而言,我這裡概括為「補」與「瀉」兩法,也就是中醫治則中的「扶正」與「祛邪」。

  中醫臨床上究竟有多少處方,的確是個未知數。古代方書卷帙浩繁,汗牛充棟。每天全國幾十萬個中醫師又在創造出新的處方,令人眼花繚亂。如何在浩瀚的方海之中擇優選良?其實,如果仔細分析一下就不難看出,中藥複方不但是有章可循,也是有法可依的。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依照扶正祛邪的治療原則,以君臣佐使配伍組方。

  以六味地黃丸為例,該方對於腎陰不足所致的虛證療效顯著,在臨床上廣為應用,有補陰方藥之祖的美譽。六味地黃丸原本是宋代「兒科之聖」錢乙的名方,錢乙考慮到小兒陽氣足,在張仲景金匱腎氣丸的基礎上,減去肉桂附子兩味藥物而成。方中「三補」、「三瀉」之法,將中醫靈活用藥發揮得淋漓盡致,倍受後世醫家推崇。在此基礎上加減可組成杞菊地黃丸、知柏地黃丸、麥味地黃丸、都氣丸等系列方劑,並有多種劑型的成藥面世。六味地黃系列也是現代海內外研究最多的複方之一。

  現代社會對補益中藥有較高的期望,使用者日漸增多。這裡我們對常用的五大補益名方做一剖析。圖中所示核心部分為補氣的基本方「四君子湯」與補血的基本方「四物湯」。二者的組合即所謂「八珍湯」。在此基礎上加上肉桂、黃芪,便構成了家喻戶曉的「十全大補湯」。如果去川芎,再加上陳皮、五味子和遠志三味藥,就是人參養榮湯。記得在日本工作時,一次青森縣警察署長託朋友找我幫助解析一個案例。當時由韓國輸入日本的一種丸藥,單價賣到三萬日圓一丸,經我分析後,其組成就是我們的人參養榮湯做成的丸劑。日本警方後來如何處理這個哄抬藥價的案件另當別論,但我印象尤深的是該藥在日本、韓國備受歡迎。

  「生脈散」,顧名思義,為脈微欲絕起死回生之要方。曾經是清宮帝后臨終救命藥,故廣為流傳。該方由人參、麥冬、五味子組成,具有益氣斂汗、養陰生津之功效,三味中藥,簡潔明快。我在日本參加馬拉松長跑隊,曾將人參更換為性味偏涼可清熱生津的西洋參,與隊友們分享,對增強體力、提高運動成績很有幫助。

  結語

  中醫界有「學醫三年,天下無不治之病;行醫三年,天下無可用之方」之諺。學無止境,複方為中醫藥王國的寶中之寶,正所謂:

  源遠流長典籍宏,

  國粹明珠耀西東,

  壺奧精微凝神韻,

  加減化裁妙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