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韵远医案——脾肾两虚

  张某,男,3. 5岁。

  【初诊日期】 1989年3月6日。

  【现病史】 患儿2年来鸡胸驼背、双下肢弯曲呈“O”形,不会行走。追问病史,患儿在1岁内母乳喂养到5-6个月时,母乳不足,其母忙于劳动,对孩子照顾不周,令其长期坐在床上,到1岁时发现双下肢不会站立,扶着站立双下肢发抖,日后出现鸡胸、驼背,在当地诊为“小儿佝偻病”,服过多种钙片、维生素AD等不见好转,来本院就诊。

  【现症】 大便溏,每日1-2次,易出汗,哭声低。

  【查体】 面色苍白无华,头发干枯,形体瘦弱,双下肢肌肉松软,小腿呈弓形,鸡胸,驼背,唇色淡。舌淡苔黄,脉细无力

  【诊断】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中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辨证】 脾肾两虚。

  【治法】 补肾填髓,益气养血,佐温经通络。

  【方药】 紫河车1具,煅牡蛎30g,黄芪30g,蜈蚣10条,青盐lOg。

  用法:将上药焙干,研为细面,分成100小包。每次温开水服1包,1天2次,连服3个月。

  二诊:患儿服药3个月后,体力大增,胃纳好转,自汗、盗汗明显减少,扶着能站立。上药又配制1剂,连服3个月后,自己会站立,家长扶着会走路,且精神好,面色好转,在服药期间让家长注意喂养,多食咸味饮食,增加户外晒太阳。

  三诊:服上药6个月后,患儿面色红润,胃纳好,二便如常,且长胖,体丰有力,活泼,自己能行走,疾病告愈。

  【按语】 本例患儿为小儿佝偻病重症,骨骼已造成畸形,刘老运用补肾填髓方药,使病情控制,症状好转。本病在初期时,仅是五脏功能失调,虽虚尚未成损,临床多见小儿肌肉松软,消瘦或呈虚胖,生长发育迟缓,胃纳欠佳,时有腹泻,神倦无力,汗易惊,或烦躁不安,爱哭,脉沉缓无力。在治疗时刘老强调改善喂养方法,再配合健脾补肾,消导和中,方药常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有时还配合捏脊疗法。

  对重症晚期病人,除有上述症状外常见有骨骼发育不良,或见鸡胸、驼背,双下肢“O”形或“X”形,方颅,前囟逾期不闭,牙齿逾期不出或出而不齐,夜寐盗汗,肌肉松弛,毛发稀疏,在小婴儿还多见抽搐,生长发育障碍,脉沉细无力。如上述验案,刘老对晚期重症患儿强调健脾补肾,增补真元,再配合饮食调养,常需治疗时期较长方可见效。用药以刘老验方“健宝口服液”为主,或用补肾地黄丸,或用大剂填补脾肾之紫河车,如本验案长期服用。紫河车为血肉之物,补肾生髓,滋养肝肾,肾主骨,肝主筋,再配合煅牡蛎,味咸人肾,滋阴潜阳,黄芪益气补血,佐用蜈蚣以多脊柱多足之物活血通络,实乃攻补兼施,气血双补。滋补肾髓,同时要注意改善喂养方法,增加誉,增强体力才能以助生长发育,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选自李桂茹,闫惠敏.刘韵远治疗小儿佝偻病验案.北京中医杂志,1 99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