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杞

施杞(1937年-),男,汉族,江苏省东台市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63年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目前兼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骨伤科学会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科委中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执行主席、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评审委员,全国中医药临床医学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新药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九五”国家中医药科技攻关专家委员会委员等。1993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评选为上海市名中医,1996年评为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被美国普林士顿大学、新加坡中医学院、日本关西针灸大学、欧洲中医学院等8个国外院校聘为客座教授。曾拜全国著名老中医石筱山、石幼山教授为师,系统地学习研究中医骨伤科理论和石氏伤科经验,并兼收并蓄,吸收魏指薪、王子平等沪上名家的伤科特长,成为中医骨伤科的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他提倡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应取“一体二翼”的大鹏战略,即以坚持继承中医药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主体,以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积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为二翼,实现在继承中创新,推进中医药事业在新世纪的腾飞。他重视中医骨伤科临床与实验研究,由他主持的《益气化瘀法治疗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986年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痹症的实验模型和现代病理基础》1990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益气化瘀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1990年获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65篇,参加二版、五版《中医伤科学》编写;担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骨伤科分册》编委,撰写“内伤”篇;担任《辞海》主要撰稿人,负责撰写骨伤科条目。主编《病案学全书》、《实用中国养生全书》、《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临床中医脑病学》、《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历代中医学术论语通解》、《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骨伤科学》、《家庭实用中医全书》、《中国食疗大全》、《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中国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古医籍选读》等学术著作。主持召开12次全国骨伤科学术研讨会,参加5次国际学术会议,指导博士后1名,培养博士生10名,硕士生9名,带徒2名,带上海市中医希望之星2名。围绕“脊柱慢性损伤”开展系列研究,先后中标10项课题,在建立3个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初步揭示了颈段动、静力平衡失调导致颈椎病发生和风寒湿加速颈椎退变的规律;证实咽喉部感染与颈椎病发生有一定相关性;中药有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研究发现椎体骨赘形成主要是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化生的结果;提出椎体骨质疏松可能加速椎间盘退变;运用益气化瘀利水方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良好疗效,拓宽了该病的治疗手段。临床擅长医治各类脑病和脊椎病,对脑外伤、脑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折不愈合、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及各类风湿痹证有较深入的研究。他崇尚易水学派,注重护养脾胃。治疗颅脑损伤等内伤,主张“瘀阻经络,从肝论治”;对于脊椎病及伤科内损病、杂病等主张“临证三辨,衷中参西”;治疗骨折,在分早、中、后三期基础上,予以“摸、整、稳、运、治、调”六法;治疗脱位,强调“一清、二巧、三稳定”的原则。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同治、脾肾并养、内外兼顾、调治结合”的学术思想。

名医:施杞的更多内容...

学术观点

 一、 崇尚易水学派,继承石氏伤科特色

 二、精于辨证,善于调治

 三、 瘀阻经络,从肝论治

 四、 临证三辨,衷中参西

用药特色

 一、 黄芪,当归:

 二、香附,郁金:

 三、桔梗,枳壳:

 四、黄连,肉桂:

 五、杏仁,蔻仁,米仁:

科研成果

 一、关于颈椎病的现代研究

 二、 关于骨质疏松的现代研究

 三、 关于风寒湿关节痛的现代研究

 四、关于骨折愈合的现代研究

医案

 案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案

 案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案

 案三、脊髓型颈椎病案

 案四、脊髓型颈椎病(痿证)术后案

 案五、陈×,女,66岁。初诊:1997年10月23日。

 案六、季××,男,69岁。初诊:1997年5月29日。

 案七、黄×,女,40岁。初诊:1998年4月9日。

 案八、卢××,男,11岁。初诊:1998年1月6日。

 案九、黄×,女,40岁。1998年4月9日首诊。头晕,颈项疼痛1年余。

 案十、陈××,男,70岁。首诊:1998年7月2日。

 案十一、余××,女,54岁。首诊:1998年7月2日。腰痛伴左下肢牵掣已六月余。

 案十二、金×,男,47岁。首诊:1998年7月1日。

 案十三、吴××,男,57岁。首诊:1997年11月20日。

 案十四、高××,男,66岁。首诊:1997年5月8日。

 案十五、余××,男,51岁。首诊:1997年5月15日。颈至腰部酸痛8年余。

 案十六、李××,男,46岁。首诊:1997年5月22日。颈项不舒,头颈后伸,四年。

 案十七、高××,女,54岁。首诊:1997年5月29日。颈椎不舒,头枕部疼痛,伴有牵掣感,心悸早搏,自汗盗汗,时有烘热感。二便夜寐尚可。苔薄质紫,脉细伴结代。

 案十八、翁××,男,48岁。首诊:1997年5月22日。

 案十九、刘××,女,56岁。首诊:1997年8月14日。头晕,颈项疼痛一年余。

 案二十、许××,女,50岁。首诊:1997年5月29日。

 案二十一、王××,男,57岁。首诊:1997年11月27日。突发性头晕史三年。

 案二十二、原×(日),男,48岁。腰痛六年,时作时休。

 案二十三、沈××,女,44岁。首诊:1997年12月18日。

 案二十四、丁××,女,43岁。首诊:1998年9月18日。腰痛二年伴左下肢麻木疼痛。

 案二十五、王××,女,52岁。首诊:1997年8月21日。左踝关节外伤后内踝骨折四月。

 案二十六、赵×,女,26岁,银行职员。颈痛一月余伴左手麻木。

 案二十七、沈××,男,70岁。首诊:1998年8月13日。腰痛间隙性跛行二月余。

 案二十八、冯××,女,45岁。首诊:1998年5月7日。右胫腓骨骨折已四月。

医话

 一、“治病求本”诠:

 二、“内外一体”论:

 三、“功在辨证”说:

 四、“法鉴古今”观:

 五、论治“夹杂症”:

 六、养生论:

 七、妇人劳损,不忘调摄冲任:

验方

 一、 调气通髓汤:

 二、地黄饮子加减方:

 三、血府逐瘀汤加减方:

 四、益气化瘀汤:

 五、柴胡细辛加减方: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