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类聚》对双生子的记载及其现代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医方类聚》中双生子形成机理,脉象诊断双生子,双生子一死一生记载的描述,反映出《医方类聚》中有关双生子的部分记载。结合遗传学、现代医学对双生子进行分析研究,为我们进行双生子证候研究提供了思路与依据。

  《医方类聚》系朝鲜人金礼蒙等所编,成书于公元1445年,是收集我国明代以前150多种医籍加以汇编而成,[1]内容极其丰富,堪称集医方之大成。在其妇科分册中,有关于双生子的记载,对我们研究双生子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双生子,即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为两个胎儿或两个卵子分别受精形成双胎。双生子的发生率约为10%~12%,由于同卵双生有完全相同的先天遗传背景,所以在对同卵双生子的研究中,可排除遗传因素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对各种疾病与证候的研究,有利于在同一个平台上了解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一种性状与证候中占多大比例。因此,对双生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3]古人从双生子的诊断、疾病的预防等对双生子进行了一定的观察。分述如下。

  阳施阴化,精气有余——双生子产生机理

  “然则妇人妊娠有二胎者何也?按古今方书并无论及,此者惟巢氏论云:‘阳施阴化,精气有余,故生二胎’,且谓成一胎之理其精有几耶!今观妇人有二胎者,其精神气宇,略无小异,至于数有二胎,或间成二胎者,有俱男俱女者,有一男一女者”。[1]这是《医方类聚·娠子论》中,对双生子形成机理的归纳:“阴施阳化,精气有余”,说明古人用阴阳学说、精气神学说去了解双生子现象,集中于“精”是形成双生子的关键,精分先天、后天二类,先天之精包括遗传,“双胎精气盛”(《御纂妇产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

  [6] 冯作化,马文丽,王丽颖,等.分子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

  [7] 子兰.尿液HCG与脉象关系[J].Sbi Yongji,2001,7(6):408.

  [8] William J.Alms,Raanan Arenes,Philippe F.Backeljaum et al.The 5 Minute Pediatric Consult [M].US: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0:11.

  [9] 张素琴,丁晓辉,刘玉贵,等.116例双胞胎的出生体重统计[J].中国乡村医生杂志,1997,(5):44.

  [10] 白春玉,段志达,陈容,等.38对双生子的智力分析[J].中国校医,1994,8(1):9.

  [11] 何鑫,朱鼎良,韩战营,等.应用微卫星DNA基因分裂技术进行双生子卵形鉴定[J].中华遗传学杂志,2001,18(6):421.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0075) 王米渠 李敏学 张天娥

  成都市妇幼保健中心(成都,610000)陈晓燕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