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反切的音韵学价值刍议

  摘要:本文从4个方面论述了《黄帝内经太素》(以下简称科文本)是目前国内《太素》一书内容上的最全本。科文本《太素》杨上善注释中共有反切272例。通过对杨注反切的研究分析,笔者深切地感受到杨注反切具有很高的音韵学价值。为彰显杨注反切的音韵学价值,兹将笔者的分析心得缀成一文,以飨同道。

  为校勘《广韵》提供了旁证

  例1 《太素·卷第九·经脉之二》:“阳明之阳,名曰害蜚。”杨注:蜚,扶贵反。

  按:“蜚,扶贵反”,奉纽未韵。《广韵》作“蜚,扶涕切”,奉纽霁韵,《韵镜》无《广韵》此反切之位。清代训诂大家段玉裁在所撰的《广韵校本》、现代著名音韵学家邵荣芬先生在所撰的《切韵研究》、周祖谟先生在所撰的《广韵校本》中,曾先后指出《广韵》的“扶涕切”应正为“扶沸切”。“扶沸切”,奉纽未韵,正与杨注“扶贵反”同纽同韵。

  例2 《太素·卷第十一·输穴》:“刺上关者,呿不能欠。”杨注:呿,邱庶反。

  按:呿,邱庶反”,溪纽御韵。《广韵》作“呿,近倨切”,群纽御韵。邵荣芬先生曾指出,《广韵》的“近倨切”应正为“丘倨切”。[1]周祖谟先生亦指出:“近倨切,北宋本、巾箱本、黎本、景宋本均作丘倨切,与唐韵合。当据正。”[2]“丘倨切”,溪纽御韵,正与杨注“邱庶反”同纽同韵。

  例3 《太素·卷第十二·营卫气》:“纷纷(白分) (白分),终而复始。”杨注:纷,孚云反。

  按:“纷,孚云反”,敷纽文韵。《广韵》作“纷,府文切”,非纽文韵。邵荣芬先生曾指出,《广韵》的“府文切”应正为“抚文切”。[1]周祖谟先生亦指出:“府文切,与分字府文切音同,非也。府,切三作无,当是抚字之误。若作无,则与文武分反音同。元泰定本、明本作抚,极是。陈澧据改。”[2]“抚文切”,敷纽文韵,正与杨注“孚云反”同纽同韵。

  例4 《太素·卷第十三·身度》:“焠刺者,刺寒急。”杨注:焠,千内反,谓烧针刺之也。

  按:“焠,千内反”,清纽队韵。《广韵》作“焠,士内切”,崇纽队韵。邵荣芬先生曾指出,《广韵》的“士内切”应正为“七内切”。[1]周祖谟先生亦指出:“士,北宋本、巾箱本、黎本、景宋本均作七,与故宫本、敦煌本、王韵、唐韵合。当据正。”[4]“七内切”,清纽队韵,正与杨注“千内反”同纽同韵。

  为考察隋-中唐音系声纽特点提供了直证

  透过对杨注中唇音反切的分析,可以看出杨上善生活的时代唇音尚未分化。

  杨注中共有唇音反切47例。其中,除被切字和切语上字属重唇相切23例、轻唇相切11例外,还有13例的被切字和切语上字属于重唇与轻唇混切。此13例列表如下。

  序号 被切字(纽) 切语(纽)(韵)

  1 标(帮) 方(非)昭(宵)反

  2 砭(帮) 甫(非)廉(盐)反

  3 遍(帮) 甫(非)见(霰)反

  4 熛(滂) 芳(敷)照(笑)反

  5 熛(滂) 芳(敷)昭(宵)反

  6 亻必(并) 文(微)一(质)反

  7 悗(明) 武(微)槃(桓)反

  8 目冒(明) 亡(微)到(号)反

  9 靡(明) 亡(微)之(之)反

  10 眇(明) 亡(微)绍(小)反

  11 目篾(明) 亡(微)结(屑)反

  12 月少(明) 亡(微)沼(小)反

  13 逢(奉) 蒲(並)东(东)反

  将杨注唇音反切与《广韵》唇音反切相比较,计有7例属于重唇与轻唇的互用,即杨注用重唇,《广韵》用轻唇;或杨注用轻唇,《广韵》用重唇。例见下表。

  序号 杨注反切(纽)(韵) 《广韵》反切(纽)(韵)

  1 褊,鞭(帮)缅(犭尔)反 褊,方(非)缅(犭尔)切

  2 熛,芳(敷)照(笑)反 熛,匹(滂)妙(笑)切

  3 目冒,亡(微)到(号)反 目冒,莫(明)报(号)切

  4 悗,武(微)槃(桓)反 悗,母(明)官(桓)切

  5 亻必,文(微)一(质)反 亻必,毗(並)必(质)反

  6 目篾,亡(微)结(屑)反 目篾,莫(明)结(屑)切

  7 靡,亡(微)之(之)反 靡,忙(明)皮(支)切

  王力先生曾列举过《经典释文》和玄应《一切经音义》中大量帮非混切、滂敷混切、并奉混切、明微混切的例子,[5]证明了隋-中唐时期,唇音尚未分化为重唇与轻唇两组,即清·钱大昕所说的“古无轻唇音”[4]一直沿袭到中唐。以上所列杨注反切材料为王力先生的考察结论补充了证据。

  透过对杨注中舌音反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杨上善生活的时代舌音尚未分化。

  杨注中共有舌音反切30例。其中,除被切字和切语上字属舌头相切17例、舌上相切7例外,还有6例的被切字和切语上字属于舌头与舌上的混切。此6例列表如下。

  序号 被切字(纽) 切语(纽)(韵)

  1 贞(知) 都(端)耕(耕)反

  2 緻(澄) 大(定)利(至)反

  3 濯(澄) 徒(定)角(觉)反

  4 纫(娘) 女(泥)巾(真)反

  5 剔(透) 耻(彻)历(锡)反

  6 惕(透) 耻(彻)激(锡)反

  将杨注舌音反切与《广韵》舌音反切相比较,计有5例属于舌头与舌上的互用,即杨注用舌头,《广韵》用舌上;或杨注用舌上,《广韵》用舌头。例见下表。

  序号 杨注反切(纽)(韵) 《广韵》反切(纽)(韵)

  1 贞,都(端)耕(耕)反 贞,陟(知)盈(清)切

  2 惕,耻(彻)激(锡)反 惕,他(透)历(锡)切

  3 剔,耻(彻)历(锡)反 剔,他(透)历(锡)切

  4 緻,大(定)利(至)反 緻,直(澄)利(至)切

  5 濯,徒(定)角(觉)反 濯,直(澄)角(觉)切

  王力先生曾列举过《经典释文》和玄应《一切经音义》中大量端知混切、透彻混切、定澄混切、泥娘混切的例子,[3]证明了在杨上善生活的时代,舌音尚未分化为舌头、舌上两类,即清·钱大昕所说的“古无舌上音”[4]一直沿袭到中唐。以上所列杨注反切材料为王力先生的考察结论补充了证据。

  保留了古代的一些方音

  例1 《太素·卷第三·阴阳》:“下为痈肿,及为痿厥喘悁。”杨注:悁,季绵反,忧患也。

  《太素·卷第十六·诊候之三》:“真虚悁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杨注:悁,居玄反,色忿也。

  按:“悁”字之音,《广韵》作“於缘反”,影纽仙韵。考玄应《一切经音义》亦作“悁,於缘反。”可见《广韵》所录之音为当时实际存在之音。

  杨注的“悁,季绵反”,见纽仙韵;“悁,居玄反”,见纽先韵。依《广韵》独用、同用例,先仙同用。王力先生曾指出,“先仙同用”“基本上符合隋唐韵部的实际情况”。[3]又,考《集韵》“悁”字之音有“规掾切”,属见纽线韵。在《广韵》里,仙线二韵,平去相承。王力先生考证,在隋-中唐时期,先仙线三韵同归仙部。[3]故杨注所切之音与《集韵》收录之音声韵相合。可见杨注所切之音亦为当时在某一方言区的通行之音。

  例2 《太素·卷第三·阴阳》:“秋伤于湿,冬生欬嗽。”杨注:欬,恺代反,又邱吏反。

  按:欬,《广韵》音“苦盖切”、《玉篇》音“苦代切”。杨注正切“恺代反”与《广韵》、《玉篇》之切纽同韵同。杨注又切“邱吏反”,不见录于中古韵书。考《说文》:“欬,逆气也。从欠,亥声。”在上古音系里,“亥”属(喉音)匣母之韵;“邱”属(牙音)溪母,“吏”属之韵。故杨注“邱吏反”之音与《说文》“亥”音在上古具有叠韵关系。黄侃先生在论述古音“叠韵相转”时,标列有“喉音与牙音相转”[5]一类。王力先生在分析上古声母系统特点时指出“晓匣两母在上古和见系相通的情况最为常见”。[3]可见杨注“邱吏反”与《说文》“亥”音相近,杨注的这一又切保留了当时在某一方言区仍较为通行的古音。

  为探究古代语音流转留下了珍贵资料

  例1 《太素·卷第六·脏腑之一》:“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胀,经溲不利。”杨注:溲,小留反。

  按:“溲,小留反”,心纽尤韵。考《广韵》作“所鸠切”,审纽尤韵。杨注切语上字属齿头音,《广韵》切语上字属正齿音。从文献语言资料的分析来看,古齿头音与正齿音有通转情况。如,《说文》:“鲜,从鱼,■省声。”《广韵》:“鲜,相然切”,心纽先韵;“■,失然切”,审纽仙韵。将杨注的“小留反”与《广韵》的“所鸠切”相比较,又一次提供了古音心纽与审纽通转的实例。

  例2 《太素·卷第十·经脉之三》:“循脊入骶,是督脉也。”杨注:骶,可礼反。

  按:“骶,可礼反”,溪纽荠韵。《广韵》作“骶,典礼切”,端纽荠韵。黄焯先生曾检出《类篇》中的又切材料,及《文选·海赋》、《汉书·枚乘传》、《淮南子·说山训》中的连语材料,[6]力证古音溪端二纽通转。将杨注“可礼反”与《广韵》“典礼切”相比较,又一次提供了中古溪端二纽通转的实例。

  参考文献

  [1] 邵荣芬.切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7.

  [2] 周祖谟.广韵校本,附校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8:372,113,408.

  [3] 王力.汉语语音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166~169,170~171,218,198,23.

  [4]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 上海:上海书店,1983:101.

  [5]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63.

  [6] 黄焯.古今声类通转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61.

  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 徐 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