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20世纪中叶的中医西进
李永明,美国中医药专业学会会长。1982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从事中医内科,后获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硕士及香槟伊利诺斯大学分子免疫学博士学位,具有中医、西医、生命科学三方面的学历和工作经验。本文是根据1月9日他在中国中医药报社、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天地生人学术组织联合举办的讲座上发表演讲时的录音整理而成。
早在大学期间,我就对自然辩证法、中西医学的比较发生兴趣。大学毕业后的 20年,我在中医、西医、生命科学领域各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受训练、做研究,今天来到天地生人讲座,回过头来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对中西医学作一点评价,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我的演讲题目是“20世纪中叶中医西进的反思”。“反思”是一个颇有中国味道的词,我找了很久,很难用合适的英文来表达,这也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中国人很喜欢思考哲学层面的问题,这可能是中国人的一个思维特色吧,而美国人考虑的问题大多比较具体。
我在美国的十七八年,主要从事中西医学研究,亲眼目睹了近年来中医学事业在美国的兴旺发展,了解到一些情况,今天主要想介绍中医西进的现象,再简单地谈一点我的想法。中国的中医领域可以说是民主气氛活跃的地方,不论提出什么观点,马上会有人对之争论、批评或支持,所以在这里说话要特别小心。我能做到的是,我今天要讲的很多事情都是亲身经历或认真研究过的,而不是道听途说。
针灸、中药应属“新四大国粹”
我认为,中餐、针灸、功夫和中药是中国的“新四大国粹”。我的划分根据不仅是因为它们是中国文化的精华,还因为它们在国外的发展现状以及产生的经济价值。在海外有多少中国人靠中餐赖以生存自不必说,中餐可以说在全世界“开花”;在科技领域作为中国人发明的对西方科学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恐怕只有针灸;在美国有很多华人武馆,加上一些影片的影响在国外造成功夫热;而中药我认为应该是下一届的高潮,目前还没有到来。
我眼中的中医
“中医西进”的讲法有可能是我十几年前最先提出的,现在网络上检索“中医西进”,内容基本上都是我的文章或讲话,别人很少用这个词,当然也可能是别人不喜欢。这个词是从“中医西渐”来的,但我认为“渐”并不准确。现在不是“渐”的问题,而是“进”的问题。
首先,什么是中医?真正给中医下出准确的定义很难。我翻过很多字典都不满意,英文里也有着不同的翻译方法。其实什么是中医,也许用一个中医号脉的简单例子就能说明,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疾病,试图通过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身体接触来诊断疾病。中医大夫和病人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我国历史上中医是很有教养、很崇高的职业。相比之下,西医的医患关系则比较疏远。在美国很多病人就诊都要换上专门的衣服等候很长时间,见到医生后寥寥数语就要去做各项检查。西医大夫渐渐远离了病人,取而代之用各种仪器来接触、诊治病人。
中医大约在两千年前形成,现在的中医和当年没什么大的区别。中医不是单纯的医学,它是植物学、地理、气候、文化的一种混合体。中医包括很多内容,阴阳五行的理论、古代哲学、经络穴位等对表面人体现象的描述等等。我认为经络和穴位不是通过解剖发现的,而是一种临床描述,找不到它们的实质并不奇怪,因为这是一种体表现象。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美国“针灸热”的形成
针灸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传入美国,随即兴起了“针灸热”,但因为当时中美没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在美国具合格资质的针灸师很少;民众对针灸的期望过高,再加上学术界的排斥,很快热度就下降了。随着90年代替代医学的兴起,针灸再次“升温”。
关于美国针灸热的形成有多个版本的“美丽传说”,如中国医生用针灸治好了尼克松的脚、基辛格用针麻医好了阑尾炎、美国年轻记者做针麻手术等等。我用一周的时间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这些传说大多都不准确。
事实上,针灸热发生在1971年尼克松访华以前,60多岁的《纽约时报》驻华盛顿记者站主任詹姆斯·雷斯顿来华采访,访问中不幸患上阑尾炎,在中国医院进行手术,术中没用针麻,而是常规的药物麻醉。术后出现了腹胀腹痛,征得本人同意后,中国针灸师在他的膝、肘关节附近扎了四针,并且用一种“燃烧着的像雪茄烟似的艾卷”熏烤,分解疼痛直至消失。后来这位资深记者写下的题为“现在让我告诉你们我在北京的阑尾切除手术”长篇报道如实地记录了事情经过。由于《纽约时报》在新闻界的地位,而且当时刚刚宣布尼克松总统即将访华,美国公众对“关闭”多年的东方大国十分好奇,引起了美国针灸热。据经历了当时针灸热的人回忆,每天华盛顿都有大巴士拉着患者到纽约中国城找针灸师看病。由于求医者太多,很多针灸师只好租用旅馆接待病人;医生忙得给病人取针的时间都没有,就另雇助手跟在后面拔针。针灸师当时的生意之好据说一周的收入就可买一栋房子。只可惜这种早期针灸热并未持续多久。
据我估算,在美国的针灸师大概有2万多人。全美有40~50所针灸学校。
误解7:执业针灸师可以合法开具中药处方
错误。美国大部分州规定,执业针灸师只能扎针治疗疾病,不能诊断疾病,而且有的州规定,病人第一次就诊必须是西医转诊介绍来的才能看。长期以来针灸师形成了常开中药的习惯,但实际上是把中药当作食品添加剂开,每个人都可以开。
误解8:美国政府和西医界主动支持替代补充医学发展
并不是美国政府或西医界要主动做研究,这里最大的动力是患者、民众,因为美国是民主社会,民众认为应该知道替代医学有没有效,他们的想法反映到国会,国会制定法令强迫国家机关投入资金进行研究。
误解9:中国的中西医教育和美国的中西医教育水平相同
误解。中国院校的中医教育比美国好得多;相反,中国西医教育真正能达到美国西医院校水平的凤毛麟角。
误解10:中国人使用了几千年的中医药一定安全有效
误解。不经过临床科研,很多情况都是未知的,虽然大部分中药和非药物疗法副作用比较小,但“是药三分毒”,还有很多科研要继续做。马兜铃酸事件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事件发生以前我们对相关机理知之甚少。
最后我对今天谈的问题作一总结。为什么出现中医西进?我认为是由于西方需要、中国经济影响的扩大,但根本还在于中医药的疗效。美国针灸热如何出现的?这是因为雷斯顿的中国之行和尼克松访华。中西医的区别是什么?两种医学用不同方法研究人体疾病,中医不是原始医学,而是和西医有互补作用的医学。中医是技艺、科学还是文化?我认为是三者的混合体。对中医西进的反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实在不敢多说。(马骏录音整理)
- 中医药必须跳出“西式科学”束缚
- 龙胆泻肝丸案举证悖论
- 政策和法制保障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 不要执死方治活人---蒲辅周先生论医妙语
- 关于中药标准的思考
-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及防治
- 经络气的本质——磁路与磁流
- 中医走向衰落之根本原因及中医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