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芙特溃退背后
“2009年索芙特的防脱发产品的市场份额被霸王占去了不少,在大卖场尤为明显。”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告诉本报记者。
就在霸王以成龙为代言人的广告铺天盖地之时,索芙特于2006年请来李连杰代言。双方在防脱洗发产品上的对垒由此升级。
“但随后在霸王的广告、事件营销、公益营销的综合造势下,索芙特显得很乏力,一直没拿出什么好招数。”于斐说。
“本来是索芙特首先推出‘中药防脱’概念,却在宣传时没有抓住‘中药’这一关键点,反而让霸王以‘中药世家’抢了个头彩。”品牌研究专家王新业对《华夏时报》表示,虽然索芙特后来提出了“现代汉方”的概念,但很多消费者认为这只是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和霸王没有什么区别。
抢“防脱”这一细分市场的日化企业不止霸王一家。太阳神、采乐、名人、迪彩、章光101等国内品牌都在与索芙特分食这一细分市场。外资品牌也于2006年加入了这一市场的竞争。宝洁在潘婷和飘柔两款核心产品上推出了防掉发概念,其飘柔汉草防掉发洗发露的零售价甚至低于竞争品牌30%以上。
“索芙特这样的二线品牌就显得很吃力,终端费用居高不下,利润不断被摊薄,甚至被迫慢慢从大卖场退出。”化妆品业知名营销专家石敬辉告诉本报记者,在业内,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这样的外资巨头被称为一线品牌,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的国内品牌统称为二线品牌。而二线品牌腹背受敌、纷纷寻求转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于斐表示,索芙特如今面临的是“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一面是隆力奇等这样的国内品牌通过直销渠道在乡镇市场打开销路,这恰是索芙特没有深耕的地方;另一面是宝洁、联合利华等开始渠道下沉,在二、三线城市打市场,抢占索芙特的地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