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祚民医案—一心脾两虚
何某,男,10岁。
【初诊日期】 1 993年4月。
【现病史】 患儿纳差,面色无华,寐少,时有短气,多动不宁,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意力不集中,校对试验水平差,二便正常,舌质淡,苔少,脉细。
【诊断】 注意缺陷障碍(中医:注意缺陷障碍)。
【辨证】 心脾两虚,心神不宁。
【治法】 补益心脾,宁心定神。
【方药】 党参8g,白术6g,茯苓20g,黄芪lOg,山药lOg,菖蒲lOg,远志6g,酸枣仁20g,钩藤lOg,夜交藤lOg,炙甘草6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生稻芽15g,焦麦芽15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
服上药14剂后,患儿纳食明显增多,面色好转,睡眠亦明显安稳,但上课仍不能真听讲,精神不集中。上方去焦三仙、夜交藤,加五味子6g,麦冬8g,取生脉散之,养心敛气;加珍珠母15g,镇心安神。再进30剂后,家长反映患儿上课能坚持听,回身家后能主动完成作业。再查校对试验水平已在正常范围。
[宋文芳,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宋祚民.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