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辨证论治标证

  ①外感风邪

  【证候】 发热,恶风,无汗或有汗,头身疼痛,流涕,咳嗽,或喘咳气急,或咽痛乳蛾肿痛,舌苔薄,脉浮。

  【辨证】 本证可见于肾病的各个阶段,尤多见于肾病的急性发作之始。此乃气虚卫表不固,加之长期使用激素或细胞毒药物,使免疫功能低下,卫外功能更差,易于感受风邪而致。临床应区别风寒或风热之不同。外感风寒以发热恶风寒、无汗、头痛流清涕咳痰稀白、舌淡苔薄白、脉浮紧为特点;外感风热则以发热、有汗、口渴、咽红、流浊或黄涕、舌红、脉浮数为特征。如见喘咳气急,肺部细湿哕音者,则属风肺之证。

  【治法】 外感风寒:辛温宣肺祛风。外感风热:辛凉宣肺祛风。

  【主方】 外感风寒者,选用麻黄汤加减。

  【处方举例】 麻黄1Og,桂枝lOg,杏仁5g,连翘1Og,牛蒡子lOg,蝉蛻6g,僵蚕lOg,桔梗lOg,荆芥1Og。(以7岁为例)

  【主方】 外感风热者,选用银翘散加减。

  【处方举例】 金银花1Og,连翘lOg,牛蒡子1Og,薄荷(后下)6g,荆芥lOg,蝉蜕6g,僵蚕lOg,柴胡lOg,桔梗1Og。(以7岁为例)

  ②水湿

  【证候】 全身广泛浮肿,肿甚者可见皮肤光亮,可伴见腹胀水臌,水聚肠间,漉漉有声,或见胸闷气短,心下痞满,甚有喘咳,小便短少,脉沉。

  【辨证】 本证以中度以上水肿,伴水臌(腹水)、悬饮(胸腔积液)为特征。此外,尚可结合触诊、叩诊,腹胸部B超、X线等检查,不难确诊。水臌(腹水)责之于脾、肾、肝;悬饮(胸水)责之于肺、脾。

  【治法】 一般从主证治法。伴水臌、悬饮者可短期采用补气健脾、逐水消肿法。

  【主方】 防己黄芪汤己椒苈黄丸加减。

  【处方举例】 黄芪15g,白术1Og,茯苓15g,泽泻1Og,防己5g,椒目5g,葶苈子1Og,大黄(后下)5g。(以7岁为例)

  ③湿热

  【证候】 皮肤脓疱疮疖肿疮疡丹毒等;或口黏口苦口干不欲饮,脘闷纳差等;或小便频数不爽、量少、有灼热或刺痛感、色黄赤浑浊,小腹坠胀不适,或有腰痛、恶寒发热、口苦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 湿热为肾病患儿最常见的兼夹证,础现于病程各阶段,尤多见于足量长期用激素或大量用温阳药之后。临证应区分上、中、下三焦湿热之不同。上焦湿热以皮肤疮毒为特征;中焦湿热以口黏口苦、脘闷纳差、苔黄腻为主症;下焦湿热则以小便频数不爽、量少、尿痛,小腹坠胀不适等为特点。此外,下焦湿热之轻症可无明显症状,但尿有白细胞、脓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

  【治法】 上焦湿热,清热解毒。中焦湿热,清热解毒,化浊利湿。下焦湿热,清热利湿。

  【主方】 上焦湿热者,选用五味消毒饮加减。

  【处方举例】 金银花lOg,菊花lOg,蒲公英lOg,紫花地丁lOg,天葵子lOg,黄芩1Og,黄连5g,半枝莲lOg。(以7岁为例)

  【主方】 中焦湿热者,选用甘露消毒丹加减。

  【处方举例】 黄芩1Og,茵陈15g,滑石(包)lOg,藿香lOg,厚朴1Og,白蔻仁lOg,薏苡仁15g,猪苓15g,车前子lOg。

  【主方】 下焦湿热者,选用八正散加减。

  【处方举例】 通草5g,车前子1Og,篇蓄lOg,滑石(包)lOg,栀子lOg,大黄5g,连翘lOg,黄柏5g,金钱草15g,半枝莲lOg。(以7岁为例)

  ④血瘀

  【证候】 面色紫暗或晦暗,眼睑下发青、发黯,皮肤不泽或肌肤甲错,有紫纹或血缕,常伴有腰痛或胁下有癥瘕积聚,唇舌紫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苔少,脉弦涩等。

  【辨证】 血瘀也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标证,可见于病程的各阶段,尤多见于难治病例或长期足量用激素之后,临床以面色晦暗,唇暗舌紫,有瘀点瘀斑为特点。也有以上证候不明显,但长期伴有血尿或血液流变学检测提示有高凝情况,也可辨为本证。

  【治法】 活血化瘀。

  【主方】 桃红四物汤加减。

  【处方举例】 桃仁lOg,红花lOg,当归12g,生地黄12g,丹参15g,赤芍1Og,,川芎1Og,党参12g,黄芪15g,益母草15g,泽兰lOg。(以7岁为例)

  ⑤湿浊

  【证候】 纳呆,恶心呕吐,身重困倦或精神委靡,水肿加重,舌苔厚腻,血尿素氮、肌酐增高。

  【辨证】 本证多见于水肿日久不愈,水湿浸渍,脾肾衰竭,水毒潴留,使湿浊水毒之邪上逆而致。临床以恶心呕吐、纳差、身重困倦或精神委靡,血尿素氮、血肌酐增高为辨证要点。

  【治法】 利湿降浊。

  【主方】 温胆汤加减。

  【处方举例】 半夏lOg,陈皮6g,茯苓15g,生姜9g,姜竹茹lOg,枳实1Og,石菖蒲lOg。(以7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