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葵

防葵

(《本经》上品)

【释名】房苑(《吴普》)、梨盖(《本经》)、恭曰︰根叶似葵花子根,香味似防,故名防葵。

【集解】《别录》曰︰防葵生临淄川谷,及嵩高、太山、少室。三月三日采根,曝干。

普曰︰茎叶如葵,上黑黄。二月生根,根大如桔梗根,中红白。六月花白,七月、八月实白。三月采根。

恭曰︰此物亦稀有,襄阳、望楚、山东及兴州西方有之。兴州者乃胜南者,为邻蜀地也。

颂曰︰今惟出襄阳地,他郡不闻也。其叶似葵,每茎三叶,一本十数茎,中发一ㄒ,其端开花,如葱花、景天辈而色白,六月开花即结实。根似防风,香味亦如之,依时采者乃沉水。今乃用枯朽野狼毒当之,极为谬矣。

时珍曰︰唐时陇西成州贡之。苏颂所说,详明可据。

【正误】弘景曰︰防葵,今用建平者。本与野狼毒同根,犹如三建,其形亦相似,但置水中不沉尔。而野狼毒陈久者,亦不能沉矣。

曰︰凡使防葵,勿误用野狼毒,缘真相似,而验之有异,效又不同,切须审之,恐误人疾。其防葵在蔡州沙土中生,采

恭曰︰野狼毒与防葵都不同类,生处亦别。

藏器曰︰二物,一是上品,一是下品,善恶不同,形质又别。陶氏以浮沉为别,后人因而用之,将以防葵破坚积为下品之物,与野狼毒同功。今古因循,遂无甄别,殊为谬误。

【修治】曰︰凡使须拣去末,用甘草汤浸一宿,漉出曝干,用黄精自然汁一、二升拌了,土器中炒至汁尽用。

【气味】辛,寒,无毒。《别录》曰︰甘、苦。普曰︰神农︰辛、小寒;桐君、扁鹊︰无毒;岐伯、雷公、黄帝︰辛、苦,无毒。权曰︰有小毒。

【主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久服坚骨髓,益气轻身(《本经》)。疗五脏虚气,小腹支满胪胀,口干,除肾邪,强志。中火者不可服,令人恍惚见鬼(《别录》)。久服主邪气惊狂(苏恭)。主癖气块,膀胱宿水,血气瘤大如碗者,悉能消散。治鬼疟,百邪鬼魅精怪,通气(甄权)。

【发明】时珍曰︰防葵乃神农上品药,黄帝、岐伯、桐君、雷公、扁鹊、吴普皆言其无毒;独《别录》言中火者服之,令人恍惚见鬼。陈延之《短剧方》云︰防葵多服,令人迷惑恍惚如狂。按《难经》云︰重阳者狂,脱阳者见鬼,是岂上品养性所宜乎?是岂寒而无毒者乎?不然,则《本经》及苏恭所列者,是防葵功用;而《别录》所列者,乃似防葵之野狼毒功用,非防葵也。野狼毒之乱防葵,其来亦远矣,不可不辨。古方治蛇瘕、鳖瘕大方中,多用防葵,皆是野狼毒也。

【附方】旧一,新二。

肿满洪大︰防葵研末,温酒服一刀圭,至二、三服,身及小不仁为效。(《肘后方》)

癫狂邪疾︰方同上。

伤寒动气,伤寒汗下后,脐左有动气︰防葵散︰用防葵一两,木香、黄芩、柴胡各半两。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八分,温服。(云岐子《保命集》)

草部相关牙子 野狼毒  商陆 大黄 水甘草 攀倒甑 见肿消 独用将军 鬼针草

《本草纲目》草部

本草相关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