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用药避免中药毒性

  我国医药卫生管理部门曾多次制定或修订《关于医疗用毒药、限制性剧毒药管理规定》,并列出毒性中药及中成药品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至2005年版都对有毒中药进行了标注。但是对于中药毒性的相关知识,不少开中药处方者并不十分清楚。

  对于中药毒副作用的忽视,导致社会上形成了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认识误区,中药中毒的事例渐增。

  2003年出现的马兜铃酸事件,使我国的一些中药、中成药被欧美国家所禁止。1998年10月至今,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已经收治近70例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解放军302医院也陆续收治不少中药药物性肝炎患者。然而在马兜铃酸事件以前,不少中医师对于“木通一次口服10克即有可能引起中毒”并不知晓。

  事实上,由于一段时间以来大部分中医人员并没有系统学习过中药的毒理学,因而处方用药一般不太考虑中药的毒性作用,也不知所开中药单方、复方中哪些药物有毒性作用、毒性表现有哪些。因此,在中医师和普通民众中普及中药毒性知识是当前提高科学用药水平,避免中药毒性的重要策略。

  做到对中药毒性心中有数

  要提高中药应用的安全性,就必须做到生产厂家、自购药的患者和开处方的中医师对中药的毒性心中有数。研究人员目前已对常见的100多种中草药的药理、毒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是这还不够,还远远滞后于中药市场和中药应用空间的扩展。目前临床常见的3000多种中草药中,90%以上的药理、毒理尚未明确。中医药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研究,搞清中药,尤其是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也应该加入中药毒副作用的相关内容,甚至有必要单考一门中药毒理,这样每一个执业医师对于中药的毒性作用才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许多中成药都含有有毒的中草药,但是其说明书并未标示。例如桃仁、郁李仁等,使用这一类药物时应适可而止,中病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