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正当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冬病夏治”,“三伏天贴膏药”。冬病夏治能治疗哪些病?治疗的效果怎样?治疗之外,患者应该在生活起居上注意什么?记者日前采访了北京中医医院的专家。

  “冬病夏治”的理论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医宝典《黄帝内经》,书中的《素问·四气调神论》中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清代《传染病患者则不属于中医院呼吸科的接收范围。

  除了呼吸系统疾病,“腰腿疼”也是冬天常见的疾病。特色科主任李建介绍,腰疼、腿疼、胳膊疼,即俗称的“老寒腿”,是中老年人冬天容易复发的疾病,与之相关的如关节发凉、麻木、酸胀等不同症状,只是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别,但都属于同一类疾病。应该注意到,这些症状在西医上通常被诊断为风湿、类风湿、脊柱炎、肩周炎等,在中医上则没有这样的分类。中医认为,这些疾病是由于冬天受寒,体内阳气不足造成经脉不通引起的,寒邪是最主要的病因。通过穴位贴敷刺激穴位,能够起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的作用,达到减少或防止冬天发生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范围很广泛,但仍然有一个度。李主任提醒说,应该找准适应证,有的危重疾病就不能贴,在贴之前应咨询医生。

  ▲贴敷是最常用的方法

  实际上,“冬病夏治”的方法非常多。李建介绍说,“冬病夏治”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中药内服和外治。外治包括针灸、刮痧、拔罐、做理疗等。而贴敷是外治中最常见的方法。贴敷方便、简单,较容易被人接受和掌握。

  呼吸系统疾病和“腰腿疼”的穴位贴敷在原理和时间上是一样的,都采用了辛辣和热性的药,时间上都选择三伏。“这是一个治疗时机的问题,”苑主任解释说,“头伏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人体这时候也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应该抓住时机集中治疗。”实际上,北京部分医院从夏至就已经开始了。苑主任说,从夏至开始实际上是增加了疗程,效果更好。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他时间就不能治疗,实践证明,只要是在夏天,都是有效果的。佘继林解释说,夏至是一年当中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而三伏是最热的,阳气都很旺盛。选择最长和最热的时间,可以把长和热的优点结合起来。

  当然,呼吸系统疾病和“腰腿疼”的穴位贴敷有不同之处。李建介绍说,区别主要是在膏药和穴位上。用在两类患者身上的膏药不一样,但同一类患者使用的药相同,这是中医“异病同治”的原理。例如,头疼和肚子疼是两种不同的症状,但如果两者都是由受寒而引起的,就都可以用祛风散寒的药物来治疗。对同一类患者,如果疼痛的具体部位不一样,选择的穴位则不一样,也就是说,肩周炎、腰疼和腿疼患者选择的穴位是因人而异的。

  贴敷刺激的部位基本上都是阳穴。佘继林介绍说,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阴阳相对”。根据经络学说的理论,阳穴有养育人体阳气的作用。通过对部分阳穴进行刺激,能够达到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目的。最典型的是大椎穴,位于背部脊椎上面的正中,根据“腹为阴,背为阳”以及“上为阳,下为阴”的理论,可以说大椎穴是“阳面”“阳经”上的“阳穴”,即“纯阳”,非常重要。

  ▲疗效因人而异

  呼吸系统疾病的穴位贴敷的效果量化很难。苑主任解释说,呼吸系统患者基本上是终身带病的,我们的治疗没有彻底治愈的,只能是相对缓解。比如,有的病人贴了之后,三年没犯,但不能下结论说“治愈了”,只能说相对缓解。缓解的时间也许很长,可以是十年八年,可能在身体、情绪或者气候等某种原因又复发了。由于我们不能拿西医的诊断方式和标准来判断中医,所以效果很难衡量。

  佘继林介绍,有的患者第一年贴了觉得效果很好,冬天病症减轻了很多,第二年又主动到医院贴;但有的患者却觉得没什么效果,这种现象也是正常的,因为个体对药物、经络、针灸等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

  总的来说,穴位贴敷的副作用很少,但会出现一些过敏现象。李建说,如果患者是过敏体质,就可能出现红肿、发痒等过敏反应,对于这种人要分两种情况来对待。首先要找到原因,看是为何过敏。有的患者不是对膏药过敏,而是对胶布过敏。实践证明,大部分人都是对胶布过敏。对于此类患者,可以用别的方式,例如用纱布包裹,或是将膏药取下直接敷在穴位上。如果是对药物过敏,就采取不贴或者减少贴敷时间的做法。

  ▲儿童贴敷应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