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效果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效果好

  当前,随着糖尿病发病逐年上升,糖尿病足部病变也日见增多,据统计,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2.8%-14.5%。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是个严重致残性的病证,我国早在《黄帝内经》及汉唐时代医学家著作中已有消渴导致足坏疽的论述。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糖尿病足与眼病、肾病、心血管病并列为糖尿病四大并发症之一。目前糖尿病足坏疽很难治愈,多年来对较严重的坏疽常采取高位截肢术。因此,如何降低截肢率、病死率是糖尿病足治疗的关键。

  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长期以来国内外都遵循Catterall(1972年)提出的“血管闭塞缺血”、“神经病变”与“感染”三因素。经过多年临床研究与实践,发现肌腱性坏死是导致糖尿病足坏疽的又一重要致病因素。

  临床上辨证治疗多按下述分型进行辨证,投以方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1)皮肤变性皮损型:中医辨证多属湿热证。治宜清热利湿。处方:菌陈蒿、栀子、地榆、五味子、生石膏等。

  (5)趾跖骨变性萎缩型:①骨萎治宜长期补肾养髓。处方:金匮肾气丸、刺五加片等。②骨痹治宜清法,分界后切除愈合。

  糖尿病足坏疽一般的治疗原则为:严格控制血糖;局部清创,加强足部护理;限制活动,抗感染;血管病变缺血性足溃疡,不严重,可使用扩血管药物,严重者行血管重建术;神经性病足,应积极改善神经功能,但无论是缺血性还是神经性足溃疡,如积极保守治疗仍发生坏疽,均应及时果断予以截肢。

  (郦红英  黄维维)

  临床典型病例

  王某,男,54岁,我市访仙人,农民。患糖尿病史22年。脑梗一年。平时血糖控制不佳,入院治疗前五天,因左足背内侧被牙签刺伤,后出现了红赤肿胀,继而发生溃烂,流脓水,曾于卫生院静滴抗生素治疗,但无效,遂来中医院就诊。经检查:左足背内侧皮肤大片红肿,近内踝处皮肤溃烂,面积约2.0×1.5cm2大,向足趾方向、足跟方向及足底方向均有空腔,可探入一窦道,长约5.0cm。空腔内坏死组织多,肌腱暴露,流脓水,有恶臭味,伴有畏寒发热,四肢无力,空腹血糖13.75毫摩/升。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坏疽。

  治疗上予以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中医外治予以清创,外敷中药,消肿止痛、祛腐生肌。西医药内外治疗以消炎抗感染,降血糖,改善血液循环。住院30天,左足背红肿消退,溃疡愈合,恢复良好出院。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