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古籍文献与临床医学的交融

  关键词:古医籍 临床中医学 交融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医药古籍文献与现代中医临床的交融问题。从交融的含义、交融的六个方面现状和对中医临床文献学的概念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阐发。

  话题缘由

  这个话题是余瀛鳌先生在上海文献会上的发言,提出编写《中医临床文献学》的一些思考,在此我们想借这个话题为引子,与各位同行共同讨论。

  1.时代的需要: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在“全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认真抓好中医药文献整理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对科研工作强调疗效第一的观点,医生是提高疗效的主体,培养临床优秀人才,造就新一代名医是21世纪的系统工程,其中本科阶段则应打好基础,学习经典、熟读经典。两位领导的讲话都涉及到中医文献工作,我们责无旁贷地肩负此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古籍整理一贯的方针,所以我们要自觉贴近现实,参与现实,了解中医药学医、教、研需要什么,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只有这样,文献整理工作才能与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同步,得到他们的理解,发挥其社会作用。

  2.学科发展的需要:从近十年文献会议发表的文章及中医期刊来看,由战略研究、概念研究、一书的研究到疾病文献研究、疾病史、医案史等诸多方面,显示文献研究趋于深化,而临床文献研究越来越成为主要话题。古老的中医药学之所以充满无限生命力,在于以整体恒动观认识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辨证施治组方灵活,治疗手段丰富,在世界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存数以万计的中医古籍,蕴含着千百年医家医学思想、论治经验,期待我们去发掘整理并向临床提供具有实用和开拓价值的信息。

  作为一名临床文献工作者,如何面对21世纪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面对提高临床疗效,提高学术水平,培养优秀临床人才的需要,只有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利用所学相关学术知识做好古籍文献与临床医学的交融。

  我们对交融的认识

  1.交融的含义:

  文献一旦发行出版就意味着取得广泛传播的权利,进入社会流通渠道(图书馆、书店),而古籍是流动的东西,帛书、简策、卷子等流传至今,给我们带来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学信息,让我们去研究它,汲取今天有用的成分;反过来今人又将这种认知的合理性以专著专文的形式传播至读者的手中,这就是一种交流。文献工作者是将古代文献转化为现代文献的主体。客体是读者,是文献的利用者,他们认识利用的程度,取决于主体对古籍文献交流所得,甚至与融入的程度相关。对于古籍来说,我们又是读者,是客体,我们利用了它的合理信息,同时,我们将整理研究的成果又传播给读者,交流交融的过程就发生在其中。主体和客体是可以互为转换的。

  文献交流的最高形式是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流是彼此把自己有的给予对方。古籍文献与临床医学的交融,则是文献交融的最高形式,远如张仲景在熟谙《素问》、《九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基础上,撰写了《本草纲目》收病名辞条达18446条,收集古籍千余种的《方剂大辞典》收病名达31510个(包括少量的西医病名),这些现象提示我们对中医疾病谱的研究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收录了832种现代医学病名,同时附有相应的中医病名(内、外、妇、儿等),这些成果对我们进行病名规范化研究有一定借鉴作用。我们认为,如何将中医病名融入现代临床,实用性应是第一位的。病名界定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中西医如何对相关疾病症状学(中医称证候)取得共识,患者的临床表现是比较客观真实的,应该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切入点,中医古籍文献可以为此项工作提供大量素材,这就要求我们去做交流与融合工作。

  概念的认识

  从以上六个方面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中医古籍与临床医学交融的方方面面,目前尚未能取得共识。但观其内容体裁,应属于临床文献研究的范畴,已涉及学科主要是医史学、各家学说、古籍文献学。由于中医文献学基础中未能包括上述内容,而临床文献学人文学科的成分少一些,自然学科应用的含量更多,随着专科专专病研究的深化,临床文献学科的分化已趋于成熟,对它概念的提出是符合现实需要的,有利于临床优秀人才的培养。在此,我们不揣浅薄,在余老师的倡导启发下,对中医临床文献学的概念提出如下看法,望同行批评指正。

  中医临床文献学的概念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医史学、文献学的方法对古籍文献中疾病沿革、学术特征、诊法和论治特点、方药内涵及其疗效等临床医学内容进行的整理研究,并探讨学科发展规律的一门学问,称之为临床文献学。界定层次:中医—文献—临床文献。性质:方法学。对象:古籍临床文献。外延:(1)医学内容(疾病病因、机理、证候、诊法、论治方药、医案医话等)。(2)学科规律。本学科设立的目的及意义:本学科的设立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对中医临床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提高理论水平,丰富临床知识,为医、教、研打下扎实基础。中医文献学形成已有20多年,应根据时代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为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本文系“中医临床文献资源信息化方法研修班”发言稿,并经余瀛鳌先生审核、修定,特此致谢。)

  山东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济南,250014) 郭君双 杨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