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竹林寺女科的医疗特色

  关键词:《萧山竹林寺女科》 中医妇产 医疗特色

  摘要:本文就竹林寺庙医药文化的《萧山竹林寺女科》一书,从方药的简便廉验,治疗的博采众长,在妇科治疗上重视护养脾胃,药食并补,强调调冲任疏气机,化瘀养血;在产后病治疗上,独宗生化,等方面介绍其主要特色。

  中国古代,道佛二教盛行,寺院庙宇遍布,文化根基深奥,寺庙的医药文化更是一朵鲜艳奇葩,萧山竹林寺女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僧人业医,始自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寺僧高昙“得异授而兴医业”。所谓“异授”,即高昙禅师从云游道人那里获得一些治疗妇女病的单方而已,即后世所称的《秘方》,从此衣钵传习。自清初以来,《竹林寺女科》版本(含手抄)甚众,这是经过历代僧医,尤其是像静暹、绍钟等诸多名家高手,凭学识与经验之积累而不断整理充实,才成为切合实用的一本妇科专著。因得之于异授,故各种版本,都冠有“秘书”、“秘方”、“秘旨”、“秘本”、“秘籍”、“秘授”、“秘传”等。萧山市卫生局对《竹林寺女科》非常重视,把《秘方》的各类版本进行精选整理,于1999年《萧山竹林寺女科》一书终于付梓出版。兹就该书的主要特征,作如下探析。

  设方药,简便廉验

  综观全书,立论精简,所列方药,博采广收,上自经典祖方,下取民间单方,以及名家验方,无不采摭,又自制新方,治病疗疾,药不取贵,简便易得,方不繁杂,轻灵取胜,简、便、廉、验,是其特色。应用单味成方者甚多,且能独见其功,二味成方者比比皆是,三味成方者十居其五,此系历代僧人之间口传亲授之笔录,故展现出《秘方》之特征。又因其简、廉的地方特色浓厚,故被士大夫们看成叛道离经之辈,以奇论鸣世自居的清代四明名医高鼓峰,对其贬词颇多。然治病愈疾,实际效果是最好的检验。《竹林寺女科轶事》中载有用盐治愈奇病之案例:“某妇得病,发热月余,忽变奇症,舌伸不能缩,昼夜如此,众医束手,求诊于绍钟,曰:易治。谓:舌乃心之苗,咸以软之可也。即取食盐一、二粒放舌上,舌即内收。”可见单、验方合乎《经》旨者,其效迅捷,故不可轻视为小道。

  治之巧,博采众法

  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手段,凡能治病愈疾者,都是好方法。僧医遍搜众法,别具巧施,内服者,投以汤、丸、散、膏、丹;外治者,有熏、洗、擦、熨、吸、敷及针灸等无所不用。常予以内外结合,先后有序,灵活多变的综合治病措施。如“先服当归占全方的65%,川芎占22%,归、芎总量占87%,姜、草、桃三品仅占13%,足见重在补虚养血,血得养则活,使瘀自消。至于煎服方法,二帖只取头煎,把二帖药渣合于一处再次煎服,服时冲绍酒六、七匙(有的用绍酒、童便各半,冲服)。僧人善用本方,灵活变通,得心应手,经加减化裁独创方名的有32方之多。

  总之,萧山竹林寺女科,系寺院群体医药文化的结晶,立论精辟,设方简验,富有地方特色,切合当今实用,希望有识之士,共同研究,揭开秘方之奥,为病者服务。

  萧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311241) 萧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