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首救诸劳损病方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敦煌遗书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五首救诸劳损病方 药食同用 养生

  摘要:述论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首救诸劳损病方,即养生补肝汤、调中补心肠、建中补脾汤、宁气补肺汤、固元补肾汤,并提出“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畜为益”朴素的养生学理念,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原文]养生补肝汤,治肝虚,筋极,腹中坚澼,大便闷塞方。蜀椒(汗)一升,桂心三两,韭叶(切)一把,芍药三两,人参外,还用栗子、葱叶、豆豉、清酒等食品。五方的医疗实践在告诉人们,“虚者补之”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法则,气血来源于先天,但却资生给养于后天,故以调补脾肾尤为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这正是五方药食同用的重要指导思想。

  药食同源,药食同用,中药和食物有着水乳交融的难解之缘。中医学认为血肉有情之品,多系动物“五畜”之器官,以脏补脏,同气相求,用之得当,可见奇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指出:“补肝汤内加羊肝,补心加鸡心,补脾加牛肉,补肺加犬肺,补肾加猪肾,各一具,即成也。”这种宝贵的临床用药思路,在今天化学合成药物毒副作用、过敏反应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吕氏春秋·节丧》曰:“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养生,又称摄生,即指护养、保养身体,以达到健康长寿的意思。饮食调养是指应用食物的营养来防止疾病,从而促进健康长寿。其中某些食物配合药物可以促进病体的康复,如上述补五脏虚损方即是此义,这均称之为食养,也就是饮食养生的意思。《黄帝内经》指出,人体虽因饮食五味以生,但如过量、过偏,亦可因饮食五味以损,即“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敦煌卷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根据《黄帝内经》的论述又着重指出“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畜为益。”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种科学的混合型食谱,主食以五谷为主,副食以五菜为充,动物食品又以五畜为宜,兼以五果为助,这种科学合理的饮食调配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生活与生产实践中摸索并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兰州菁华苑名老中医诊疗中心(甘肃,730030) 丛春雨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