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献中的脑——论脑之内部结构

  摘要:脑之内部结构历代文献略而不详,多散在于历代古籍和道家记录中,由道家“内视法”洞察而得。脑之内部结构划分为九瓣、四方、四隅及中央共九个区域,称之为九宫。其中贯穿着血络、脉络、细皮和脑气筋。九瓣由细皮分割;筋络把脑之各宫联络在一起;血络、脉络贯通气血以养脑体;脑髓滋养脑体,化生神气。九宫各宫神君各司其职,司命下属。各神君之所以能发挥其神明作用,还由于其与全身百节相通,与肾气相通。

  关于脑之内部结构,祖国医学记载略而不详,其论述主要见于道家著作。道家对其论述,并非揣意,而是通过内视法洞察而得之。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脑气筋辨》写道:’人之知觉运动其枢机皆关于脑气筋,此尤拘于迹象之谈,而非探本穷源之论也。夫脑气筋者,脑髓之所滋生也。……故善知觉……故善运动。此乃脑气筋先天之本源也。”张氏所指之脑气筋系脑神经,它是脑的至关重要组成部分,其输入输出皆赖其力。

  脑髓:脑宫盈满髓液,称之为脑髓。由于脑宫充满之髓液较脊髓腔和骨腔为多,且是髓液集聚之处,所以脑宫又称之为“髓之海”。因此,《灵枢·海论篇》云:“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脑宫上至天灵盖,下至天柱骨,都盈满着髓液。故《奇病论》谓“髓者,以脑为主”。脑髓不仅滋养脑体,化生神气,并且与五脏六腑相联系,从而形成统一的整体。

  脑颅:脑颅居于颈项之上,由脑宫外围多块骨骼组成。《性源广嗣》提出:“脑颅之体,所以须用多精之体……及头角有骨。”脑颅其顶为颅卤,又名天灵盖。下与天柱骨相接,前有额骨,后有顽骨的枕骨,侧有鬓骨。脑象似天,前后长、左右短、其形圆。其度大小《灵枢·骨度篇》谓“发之复者,颅至项尺二寸”、“头之大骨围一尺六寸”之约。它围于脑之周,起卫护脑体、使脑髓和真气不致外泄。

  总之,脑位于机躯之首,颈项之上,颅骨之内。内设九瓣,瓣内设宫,各瓣以细皮包裹,并相粘合。各宫之间以筋络相网络,其气血以脉络和血络相贯通,以脑气筋相呼应,脑髓盈其中,内藏九真,从而形成一个贯穿前后左右上下的有机整体。

  西苑医院(北京,100091) 靳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