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与胃黏膜癌前病变研究课题通过鉴定

  5月28日,以陈可冀院士为首的3名院士、7位权威中西医结合专家鉴定委员会成员齐聚江苏省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三院),对该院呕心历时25年的《中西医互补整合研究慢性胃炎与胃黏膜癌前病变的临床意义》研究课题进行鉴定。通过课题介绍、认真答辩、详细论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设计严谨,方法先进,数据可靠,结果可信,创新性与科学性强,具有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丰富了中医、西医和中西医互补整合研究慢性胃炎与胃黏膜癌前病变临床医学的理论和诊疗内容,提高了诊治效果,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该院潜心研究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致力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事业,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诊疗,1983年对“脾虚气滞证胃病”进行临床研究发现该病伴有胃黏膜肠型肠化生的患者是胃癌癌变信号这一重大现象。经过22年的深入研究和全国23个省市、34所医科大学、200百多家医院临床实践证实:“脾虚气滞证胃病”病中Ⅱb型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发生率高,它们和胃癌的上皮细胞超微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变化有相似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该课题项目的提出解决了以往对于胃癌无法早期发现、早期处理的医学难题,对于提前阻止癌变、减少胃癌发生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此项成果在今后临床推广中将为我国亿万胃病患者提前发现病变的恶化带来福音。”该课题负责人,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尹光耀教授、主任医师欣慰地说。

  此外,该项课题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思维模式,互补整合“证”、“病”原理,运用现代科学先进设备和技术方法,突破性开展慢性胃炎与胃黏膜癌前病变的创新研究,指出“有病有证”可考虑采用西医西药对病治疗和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有病无证”可考虑采用西医西药对病治为主,辅于中医中药调养;“无病有证”可考虑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养生调摄和精神情绪疏导等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相关学术论文已被《SCI》收录并被多次引用,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提高胃黏膜癌前病变发展为胃癌和早期胃癌诊断水平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