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灵颗粒抗慢性肝损伤机制被证实

  日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与解放军302医院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中药芹灵颗粒抗慢性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芹灵颗粒是以水芹为主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研究人员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鳖甲软肝片组: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可见肝纤维化,假胆管形成不明显;芹灵颗粒治疗组(中剂量)上述变化明显减轻,肝脏可见轻度至中度肝细胞变性坏死,其余变化不明显。提示芹灵颗粒对肝损伤及纤维化形成有明显对抗作用。

  慢性肝损伤类似临床慢性肝炎的病理变化,一般都伴有肝纤维化改变。近年研究证实,肝纤维化大多可逆转,但如不及时治疗或控制,其中25%~40%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变。所以防治早期肝纤维化是关键。

  研究人员指出,此次实验结果显示,芹灵颗粒能使模型组肝损伤性变化明显减轻,并使降低的总蛋白和白蛋白升高,证实对实验性肝损伤及纤维化均有明显的对抗和延缓作用。一般认为肝细胞损伤是肝纤维化的启动因素,研究人员认为芹灵颗粒可能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减轻和缓解肝纤维化的发展。该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芹灵颗粒治疗慢性肝炎及预防肝硬变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