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选用胃病中成药
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虽不像癌症那样危及人们的生命,但也经常困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而目前,治疗胃病的药物又多种多样,真有点让人眼花缭乱。如遇到这种情况,请看本文。
胃病通常泛指现代医学的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疣状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疾病。中医以"胃痛","胃痞","嘈杂","吐酸","呕吐"等病名概括。临床以胃脘胀满,疼痛,嗳气倒饱,嘈杂纳少,烧心,反酸,大便或干或稀等为主要表现。虽然人们一般认为中药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很少,但如果药不对症,不但不能使病情得以缓解,反而能使病情日益加重。日前,市场上用于治疗胃病的中成药杂而多,临床医生或患者多为望名选用,不能按照中医辨症施治的原则,针对性应用,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此类常用的中成药作一概述,以便大家能合理运用中成药治疗胃病,提高疗效。
气滞胃痛冲剂,舒肝止痛丸,沉香舒气丸,舒肝丸,加味左金丸均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功效,适用于情志不畅,肝气犯胃所引起的胸肋胀满,胃脘疼痛,痛连两肋,嘈杂恶心等症。但它们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气滞胃痛冲剂是由四逆散加减组成的方药,有人参健脾丸,香砂六君子丸,前二者侧重于健脾和胃,后二者偏重于行气化滞。因形体消瘦,脾胃虚弱,导致胃下垂者,可常服补中益气丸。素体阴亏或热伤阴液或瘀血不去,新血不生,阴亏血少导致胃阴不足,出现胃脘隐痛,嘈杂似饥,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难解者,宜选用养胃舒和养胃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