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较好
英国牛津大学Armitage关于他汀类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综述表明,他汀类药物标准剂量应用时极少引起肌病和横纹肌溶解症。该综述于2007年6月7日在线发表于Lancet。
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有效降低胆固醇进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包括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动脉血运重建治疗)。这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肌病、横纹肌溶解症、转氨酶升高等)在标准剂量时很少发生,其中肌病发生率低于1/10000例。尽管大剂量用药(阿托伐他汀80 mg)情况下肌病危险会有所增加,但其发生率仍然较低。肌病和横纹肌溶解症多见于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尤其是贝特类药物,并且常发生在用药或增加剂量后的数月内。
此外,部分接受他汀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服药后6个月内可能会出现转氨酶升高,并且发生率与药物剂量相关。但并无确凿证据显示转氨酶升高与肝损伤相关,即使在大剂量情况下,肝酶升高也不预示肝炎或肝功能衰竭。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洛伐他汀每天最高用量为40 mg时通常无须监测肝功能,但应用大剂量及其他他汀药物时仍应监测。停止应用他汀类药物可逆转这些不良反应,并可完全恢复。
- Infliximab治疗牛皮癣的疗效观察
- 夏季为什么容易生皮肤病?
- 会“分享”的孩子更快乐
- 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可确定冠脉综合征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更需接种流感和麻疹疫苗
- 夏季要防冰箱性腹泻
- 夏季是阴道炎高发期——孕妇用药需谨慎
- 负重运动助老人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