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杂病诸候二(凡三十四论)
四时之间,忽有非节之气伤人,谓之天行。大体似伤寒,亦头痛壮热。其热入于脾胃,停滞则发黄也。脾与胃合,俱象土,其色黄,而候于肌肉。热气蕴积,其色蒸发于外,故发
时气之病,是四时之间,忽有非节之气伤人,其病状似伤寒,亦头痛壮热也。而腹满者,是热入腹,与脏气相搏,气痞涩在内,故令腹满。若毒而满者,毒瓦斯乘心,烦懊者死。
时气之病,是四时之间,忽有非节之气伤人,其病状似伤寒,亦头痛壮热。若施治早晚失时,投药不与病相会,致令病连滞不已,乍瘥乍剧,或寒或热,败坏之证,无常是也。
时气之病,是四时之间,忽有非节之气伤人,其病状似伤寒,亦头痛壮热。而又兼疟者,是日数未满,本常壮热,而邪不退,或乘于阴,或乘于阳。其乘于阳,阳争则热;其乘于阴,阴争则寒。阴阳之气为邪所并,互相乘加,故发寒热成疟也。
时气之病,是四时之间,忽有非节之气伤人,其病似伤寒,亦头痛壮热。而得吐下之后,壮热犹不歇者,是肠胃宿虚,而又吐利,则为重虚,其热乘虚而入里,则表里俱热,停滞不歇,故虽吐下而犹热也。
时气之病,是四时之间,忽有非节之气伤人,客于肌肤,与血气相搏,故头痛壮热。热歇之后,不嗜食而面青者,是胃内余热未尽,气满,故不嗜食也。诸阳之气,俱上荣于面,阳虚未复,本带风邪,风邪挟冷,冷搏于血气,故令面青也。
时气之病发复者,是四时之间,忽有非节之气伤人,客于肌肤,搏于血气,蕴积则变壮热头痛。热退之后,气血未和,腑脏热势未尽,或起早劳动,或饮食不节,故其病重发,谓之复也。然发复多重于初病者,血气已虚,重伤故也。
温病者,是冬时严寒,人有触冒之,寒气入肌肉,当时不即发,至春得暖气而发,则头痛壮热,谓之温病。又冬时应寒而反暖,其气伤人即发,亦使人头痛壮热,谓之冬温病。凡邪之伤人,皆由触冒,所以感之。小儿虽不能触冒,其乳母抱持解脱,不避风邪冷热之气,所以感病也。
温病者,是冬时严寒,人有触冒之,寒气入肌肉,当时不即发,至春成病,得暖气而发,则头痛壮热,谓之温病。又冬时应寒而反温,其气伤人,即发成病,使人头痛壮热,谓之冬温病也。其下利者,是肠胃宿虚,而感于温热之病,热气入于肠胃,与水谷相搏,肠虚则泄,故下利也。
斑毒之病,是热气入胃,而胃主肌肉,其热挟毒,蕴积于胃,毒瓦斯熏发于肌肉。状如蚊蚤所啮,赤斑起,周匝遍体。此病或者伤寒,或时气,或温病,皆由热不时歇,故热入胃,变成毒,乃发斑也。凡发赤斑者,十生一死,黑者,十死一生。
黄病者,是热入脾胃,热气蕴积,与谷气相搏,蒸发于外,故皮肤悉黄,眼亦黄。脾与胃合,俱象土,候肌肉,其色黄,故脾胃内热积蒸发,令肌肤黄。此或者伤寒,或时行,或温病,皆由热不时解,所以入胃也。
凡发黄而下利、心腹满者,死。诊其脉沉细者,死。
又有百日半岁小儿,非关伤寒、温病,而身微黄者,亦是胃热,慎不可灸也。灸之则热甚。此是将息过度所为,微薄其衣,数与除热粉散,粉之自歇,不得妄与汤药及灸也。
黄胆之病,由脾胃气实,而外有温气乘之,变生热。脾与胃合,候肌肉,俱象土,其色黄。胃为水谷之海,热搏水谷气,蕴积成黄。蒸发于外,身疼膊背强,大小便涩,皮肤、面目、齿爪皆黄,小便如屋尘色,着物皆黄是也。小便宣利者,易治;若心腹满,小便涩者,多难治也。不渴者易治,渴者难治。脉沉细而腹满者,死也。
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到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
疟病者,由夏伤于暑,客于皮肤,至秋因劳动血气,腠理虚而邪乘之,动前暑热,正邪相击,阴阳交争,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更盛更虚,故发寒热;阴阳相离,则寒热俱歇。若邪动气至,交争复发,故疟休作有时。
其发时节渐晏者,此由邪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日晏。其发早者,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 ,二十二日入脊内,上注于伏冲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内,其气既上,故其病发更早。
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日作,故间日蓄积乃发也。
小儿未能触冒于暑,而亦病疟者,是乳母抱持解脱,不避风者也。
夫风邪所伤,是客于皮肤,而痰饮渍于脏腑,致令血气不和,阴阳交争。若真气胜,则邪气退。邪气未尽,故发疟也。邪气虽退,气血上虚,邪气干于真气,脏腑壅痞,热气未散,故余热往来也。
疟是夏伤于暑,热客于皮肤,至秋复为风邪所折,阴阳交争,故发寒热。其病正发,寒热交争之时,热气乘脏,脏则燥而渴,渴而引饮,饮停成癖,结于胁下,故瘥后胁内结硬也
疟病者,是夏伤于暑,热客于皮肤,至秋复为风邪所折,阴阳交争,故发寒热成疟。凡疟发欲解则汗,汗则津液减耗。又热乘于脏,脏虚燥。其疟瘥之后,腑脏未和,津液未复,故内犹热渴而引饮也。若引饮不止,小便涩者,则变成癖也。
风邪外客于皮肤,内而痰饮渍于腑脏,致令血气不和,阴阳更相乘克,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之气,为邪所乘,邪与正相干,阴阳交争,时发时止,则寒热往来也。
风邪外客于皮肤,内而痰饮渍于腑脏,致令血气不和,阴阳交争,故寒热往来。而热乘五脏,气积不泄,故寒热往来而五脏烦满。
风邪外客于皮肤,内而痰饮渍于腑脏,血气不和,则阴阳交争,故寒热往来。而脏虚本挟宿寒,邪入于脏,与寒相搏,而击于脏气,故寒热往来而腹痛也。
外为风邪客于皮肤,内而痰饮渍于腑脏,使血气不和,阴阳交争,则发寒热。而脏气本实,复为寒热所乘,则积气在内,使人胸胁心腹烦热而满,大便苦难,小便亦涩,是为寒热结实。
风邪外客于皮肤,内有痰饮渍于腑脏,使血气不和,阴阳交争,则寒热往来。其脾胃之气,宿挟虚冷,表虽寒热,而内冷发动。故食不消也。
风邪外客于皮肤,内而痰饮渍于腑脏,使血气不和,阴阳交争,故发寒热往来。胃气挟热,热则消谷,谷消则引食,阴阳交争,为血气不和;血气不和,则不能充养身体。故寒热往来,虽能食而不生肌肉也。
小儿血气俱盛者,则腑皆实,故胃中生热。其状∶大便则黄,四肢壮,翕然体热者
小儿脏腑实,血气盛者,表里俱热,则苦烦躁不安,皮肤壮热也。
小儿血气盛者,则腑脏生热,热则脏燥,故令渴。
小儿中客忤者,是小儿神气软弱,忽有非常之物,或未经识见之人触之,与鬼神气相忤而发病,谓之客忤也,亦名中客,又名中人。其状∶吐下青黄白色,水谷解离,腹痛反倒夭矫,面变易五色。其状似痫,但眼不上摇耳,其脉弦急数者是也。若失时不治,久则难治。
若乳母饮酒过度,醉及房劳喘后乳者,最剧,能杀儿也。
小儿神气软弱,精爽微羸,而神魂被鬼所持录。其状∶不觉有余疾,直尔萎黄,多大啼唤,口气常臭是也。
小儿卒死者,是三虚而遇贼风,故无病仓卒而死也。三虚者,乘年之衰一也,逢月之空二也,失时之和三也。有人因此三虚,复为贼风所伤,使阴气偏竭于内,阳气阻隔于外,而壅闭,阴阳不通,故暴绝而死也。若腑脏未竭,良久乃苏;亦有兼挟鬼神气者,皆有顷邪退乃生也。
凡中客忤及中恶卒死,而邪气不尽,停滞心腹,久乃发动,多发成注也。
小儿中恶者,是鬼邪之气卒中于人也。无问大小,若阴阳顺理,荣卫平和,神守则强,邪不干正。若精气衰弱,则鬼毒恶气中之。其状∶先无他病,卒然心腹刺痛,闷乱欲死是也凡中恶腹大而满,脉紧大而浮者死,紧细而微者生。余势不尽,停滞脏腑之间,更发后,变为注也。

《诸病源候论》相关章节:
- ……
- 卷之四十四
- 妇人产后病诸候下(凡四十一论)
- 卷之四十五
- 小儿杂病诸候一(凡二十九论)
- 卷之四十六
- 小儿杂病诸候二(凡三十四论)(当前内容)
- 卷之四十七
- 小儿杂病诸候三(凡四十五论)
- 卷之四十八
- 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
- ……
- 《重庆堂随笔》免费下载
- 《此事难知》免费下载
- 《存存斋医话稿》免费下载
- 《丹溪治法心要》免费下载
- 《对山医话》免费下载
- 《读医随笔》免费下载
- 《冯氏锦囊秘录》免费下载
- 《格致余论》免费下载
- 《归砚录》免费下载
- 《古今医彻》免费下载
- 《韩氏医通》免费下载
- 《中藏经》免费下载
- 《解围元薮》免费下载
- 《景景医话》免费下载
- 《集验背疽方》免费下载
- 《客尘医话》免费下载
- 《肯堂医论》免费下载
- 《冷庐医话》免费下载
- 《刘河间伤寒医鉴》免费下载
- 《六因条辨》免费下载
- 《柳洲医话》免费下载
- 《侣山堂类辩》免费下载
-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免费下载
- 《三消论》免费下载
- 《上池杂说》免费下载
- 《慎疾刍言》免费下载
- 《市隐庐医学杂着》免费下载
- 《思考中医》免费下载
- 《四圣悬枢》免费下载
- 《塘医话》免费下载
- 《痰火点雪》免费下载
- 《推求师意》免费下载
- 《外经微言》免费下载
- 《温病正宗》免费下载
- 《温热逢源》免费下载
- 《吴医汇讲》免费下载
- 《先哲医话》免费下载
- 《性命要旨》免费下载
- 《形色外诊简摩》免费下载
- 《修昆仑证验》免费下载
- 《洗冤集录》免费下载
- 《疡科心得集》免费下载
- 《疡医大全》免费下载
- 《研经言》免费下载
- 《叶选医衡》免费下载
- 《医贯》免费下载
- 《医经溯洄集》免费下载
- 《医林改错》免费下载
- 《医理真传》免费下载
- 《医门补要》免费下载
- 《银海指南》免费下载
- 《阴证略例》免费下载
- 《医效秘传》免费下载
- 《医学传心录》免费下载
- 《医学读书记》免费下载
- 《医学启源》免费下载
- 《医学三字经》免费下载
- 《医学源流论》免费下载
- 《医学真传》免费下载
- 《医学指归》免费下载
- 《医学衷中参西录》免费下载
- 《医医小草》免费下载
- 《医医医》免费下载
- 《医原》免费下载
- 《疫疹一得》免费下载
- 《医旨绪余》免费下载
- 《友渔斋医话》免费下载
- 《原要论》免费下载
-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免费下载
- 《证治心传》免费下载
- 《知医必辨》免费下载
- 《质疑录》免费下载
- 《止园医话》免费下载
- 《中风论》免费下载
-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免费下载
- 《中医之钥》免费下载
- 《周慎斋遗书》免费下载
- 《诸病源候论》免费下载
- 《中药材大全》免费下载
- 《中药方大全》免费下载
- 更多中医书籍 >>>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