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第十一篇

《中医词典》x~y在线阅读中医综合书籍在线阅读

小针

古针具名。《灵枢·九针十二原》:“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又称微针。见该条。

小心

人体部位名。《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历代注家看法不一。马莳谓心包络;吴鹤皋谓命门;张志聪谓膈俞穴。

小邪

①病证名。指邪气小的病证。《灵枢·刺节真邪》:“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

②指中里的病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大邪中表,小邪中里。”

小溪

人体部位名。出《素问·五藏生成篇》。指全身筋肉骨节间的小间隙,多为腧穴所在之处。

小腿骨

人体解剖结构名,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胫、腓骨的统称。

小天心

经外穴名。见《针灸大成》卷十。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距大陵穴约0.5寸。主治惊风抽搐小便不通,高热神昏,心痛以及风湿性心脏病等。直刺0.3-0.5寸。小儿亦可用指掐之。

小梯

医疗器械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系用于整复肩关节脱臼之器械。其组成为小梯两具,木棒一根。整复时,先用小梯两具相对而立,以木棒一根从相对两梯间架起,其架起位置约与患者肩关节同高,并于木棒中间处用棉垫包裹垫好,置于患者病侧肩关节之腋下,医者紧握患臂拔伸捺下即复其位。

小舌肿痛

病名。小舌,悬壅垂之俗称。小舌肿痛即悬壅垂肿痛。参见悬旗风条。

小舌落下

病证名。系指悬壅垂肿胀下垂及伴有疼痛的病证。多由脾胃积热,热气上蒸所致。症见小舌肿坠下垂,作梗作痛。治宜解毒泻热,消肿止痛。可选用清胃散普济消毒饮等加减。也有因脾虚肌肉松弛而致者,可用补中益气汤之类。《鲍氏验方新编》卷一记载:用盐橄榄连核,烧灰存性,研末吹之即止,或用熟盐点之,均效。另在治疗中应注意全身情况。

小舌烂痛

证名。本病多由热毒结于胃经,或杨梅疮毒上攻所致。症见悬壅垂(小舌)生出白点,或红肿而烂痛。治宜泻火解毒,可选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参见杨梅疮条。

小舌

人体部位名。出《喉科秘旨》卷下。即悬壅垂之俗称。详见该条。

小伤寒

病名。一名冒寒,亦称四时感冒。外受风寒之轻者。因四时偶感寒气,或贪凉冒风所致。证见肌肤紧缩,皮毛粟起,头痛怕风,鼻塞声重,频打喷嚏,清涕时流,身不发热,舌如平人,苔或白薄而润。治宜辛散轻扬,疏解宣肺,用葱白香鼓汤等方。

小伤风

病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即伤风,称为小者,别于伤寒中风也。”

小三关

推拿穴位名。即指三关。见该条。

《小品方》

方书名。又名《经方小品》。十二卷。东晋·陈延之撰。约撰于公元454-473年。卷首自序、总目、卷一调治三焦、胸痹、胸胁及心腹胀满冷痛、下痢、咳嗽上气奔豚、水肿诸方;卷二治头面风、喉痛、暴厥、中风、狂妄噤痉、脚弱诸方,卷三治泻痢、虚劳、遗精失眠诸方;卷四治霍乱、中恶、食毒、血证、发黄诸方。卷五治鬼魅、狂癫诸方;卷六治冬月伤寒、春夏温热病、秋月中冷诸方;卷七治女子众病、无子、妊胎、产后、崩事、宿疾诸方;卷八治少小百病诸方;卷九服食及寒食散诸方;卷十治外科诸病及金疮、溺水、入井冢闷冒诸方;卷十一述本草药性;卷十二灸法要穴。此书比较重视对伤寒、天行温疫等传染性热病的论治。提出用茅根汤葛根桔皮汤治天行温疫,这中间已体出后世温病学派的养阴生津、清热解毒等治则。该书对妇产科亦较重视,论述了养胎、胎动不安、子痛、逆产、产后胞衣不下、恶阻、去胎等法。对一些内科疾病如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脚气病等亦有较深的认识。该书记述的治疗方法也较全面。除内服方外,还有灸、熨、割、烙、涂、浴、摩、熏等外治法。在急救方面记载了金疮、跌打损伤、烧伤烫伤、虫兽咬伤、溺水、以及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急救方法。本书早佚,其佚文散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中。日本发现《经方小品》残卷。今人据之辑出《小品方辑校》本。

小逆

出《伤寒论》。在治疗上犯了较小的差错。

小眉刀

用钢质制成的医用小刀。柄长1-2寸,刀口倾斜如眉。专用于割治、挑刺、泻血。

小瘰

病证名。见《喉科心法》卷上:还食风,生子关内左右,并无小瘰,亦不浮肿。类似咽后壁淋巴泡增生。治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用药。

小理

人体解剖结构名。指皮肤纹理细小。《灵枢·本脏》:“赤色小理者,心小。”

小雷头风

病名。雷头风病势较轻者。见《杂病·证治准绳》:“若痛以小至大,大便先润后燥,小便先清后涩,曰小雷头风。”

小结胸

病名。结胸之一。痰热互结心下,按之则痛。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节

人体结构名。指略高出体表的小骨节,如指掌关节。《灵枢·邪客》:“人有小节。”

小急

脉学术语。喻脉象的细小而急。《素问·大奇论》:“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

小吉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泽穴。见该条。

小户嫁痛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三。亦名小户嫁、嫁痛。

①指妇女阴户小,性交时疼痛。《女科经纶》卷八:“妇人小户嫁痛连日,方用甘草生姜白芍桂心,酒煮温服。又方疗嫁痛:一味牛膝或一味大黄,酒煮服。又乌贼鱼骨烧末,酒吞之。外用青盐炒热,布裹熨之”。

②泛指妇女阴户疼痛。《坤宁集》:“妇人阴中作痛,名小户嫁痛。”多因肝经郁热,脾虚聚湿,湿热下注所致。治宜清热利湿,用丹栀逍遥散内服,外用四物汤料合乳香捣饼纳阴中。

小户嫁

病名。出《医宗宝鉴·妇科心法要诀》。即小户嫁痛。详该条。

小户

病名。出《卫生宝鉴》。指女子外阴小于正常及阴道较狭窄。

小海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合(土)穴。在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屈肘取穴。一说在“天井外旁五分”(《针灸集成》)。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及尺神经,尺侧上、下副动、静脉及尺侧返动、静脉。主治头痛,耳鸣,项强,颊肿,瘰疬,癫痫,肘臂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小骨空

经外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小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屈指取之。一说在手小指背侧远侧指节骨与中指节骨关节之中点处(《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主治目疾,耳聋,喉痛,指痛等。艾炷灸1-3壮。

小腹痈

病名。指生于小腹脐下气海、关元丹田穴部位之疽。出《外科证治准绳》卷四。又名小腹疽、少腹疽、丹毒痈。其证见高肿红活,疼痛牵背,易溃,脓黄稠者易治。若漫肿硬坚者,难溃,溃则多显脓稀,治难收效。治疗其初起者,可用艾灸其患部七壮,兼服仙方活命饮,多可治愈。若患者气实便秘者,则宜选用黄连解毒汤加减。若患体虚弱者,宜内服补虚解毒之剂。其外治法可参见腹皮痈条。

小腹痛痧

病证名。痧证之一。痧毒入大小肠,小腹大痛不止,形如板锥,绞痛不已。见《痧胀玉衡·小腹痛痧》。若左卧,左足不能伸者,为大肠、小肠经痧;若右卧,右足不能屈伸者,为阳明大肠经痧。治宜刺腿弯痧筋,药用红花汤枳实大黄汤等。

小腹痛满

证名。脐腹部胀满疼痛。多因燥结大肠,热结膀胱或下焦蓄血所致。如症见便秘,小腹按之坚满,绕脐攻痛,小便黄赤,脉数实有力者,为肠腑邪实,宜大承气汤。因津血枯涩而结者,可选用麻仁丸通幽汤蜜煎导、猪胆汁导等方。溺闭不通,腹满按之不坚,弹之有声激指,烦渴引饮,脉数盛有力者,为热结膀胱,宜五苓散猪苓汤等方。症兼善忘如狂,或渴而漱水不饮,腹满,小便清利者,为血结膀胱,宜抵当丸。邪据下焦,真阳虚衰者,可减硝、黄倍桂加附子。因房劳强力忍精,证见小便涩数,胀满如淋,宜生料济生肾气丸,红酒煎服。

小腹痛

证名。下腹部疼痛。出《素问·脏气法时论》。小腹为至阴之位,厥阴所属。小腹痛应辨别气、血、寒、热、虚、实施治。气滞用四磨汤;血瘀用手拈散;寒郁以二陈汤干姜、吴萸、苍术厚朴;热郁以四逆散黄连山栀香附黄芩;沉寒以理中汤附子肉桂、吴萸、茴香;气陷以二陈汤升麻柴胡干姜当归;醉饱行房,小腹胀痛,用当归芍药川芎柴胡青皮、吴萸、甘草之类。

小腹满

证名。脐下部胀满。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如伤寒发热,小腹硬满,小便反利,为蓄血证。当根据病证之轻重,选用桃仁承气汤。兼见发狂者,为蓄血重证,用抵当汤。腹满手足厥冷,真武汤。若手足厥冷,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为冷结在膀胱关元,可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萸、生姜,灸关元穴(见《医宗必读》卷五)。

小腹结痛

证名。小腹邪气结聚疼痛,或小腹急结疼痛。见《中藏经·论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治》。可见于下焦多种疾患,如瘀结膀胱,寒凝下焦,滞积肠腑及邪气入肾与血室等。

小腹

人体部位名。指下腹的中部。《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

小锋针

眼科手术器械名称。见清·康维恂《眼科菁华录》。该针全银造成,针锋长寸半,系由《灵枢·九针论》所述之锋针改制而成,针柄较粗,针身圆柱形,尖端利,用于挑拨穿刺等。

小分

出《素问·长刺节论》。见大分条。

小方脉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幼科的别称,专治小儿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小儿科。唐代已有少小科,宋代开始,儿科称为小方脉。宋以后,元、明、清太医院中均设有小方脉科。参见九科、十三科、十一科等条。

小方

方剂学七方之一。方剂之小者,一般有三种:治疗病势轻浅的方剂;治上焦病,分量轻,分多次内服;病无兼证,药味须少。如汗法中的葱豉汤。对于邪气轻浅而无兼证的可用小方。

小儿卒利

病证名。又名暴泻、暴注。指小儿急骤的泄利。《诸病源候论》:“小儿卒利者,由肠胃虚,暴为冷热之气所伤,而为卒利。热则色黄赤,冷则色青白,或冷热相交,则变为赤白滞利也。”治热利,用香连丸;治冷利,用理中汤;治冷热相兼利,用豆蔻香连丸

小儿诸热

病证名。指小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小儿脏腑娇嫩,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有病最易发热,无论外感、内伤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由于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故发热及其变化较迅速。临床常见的有小儿表热、小儿里热、小儿实热、小儿虚热,以及潮热烦热、壮热、疰夏等。详见各条。

小儿诸淋

病证名。指小儿肾与膀胱有热而致小便淋沥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诸淋者,肾与膀胱热也。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下于胞,行于阴,为小便也。肾气下通于阴。阴,水液之通路,膀胱津液之府,膀胱热,津液内溢,而流于泽,水道不通,水不上不下,停积于胞,肾气不通于阴,肾热其气则涩,故令水道不利,小便淋沥,故谓为淋。其状小便出少起数,小腹急痛引脐是也。”临床分石淋、气淋、血淋、热淋、寒淋五种,详见各条。一般治疗以清热通淋为主,用海金砂散木通散之类。

小儿诸虫

病证名。泛指小儿肠寄生虫病,尤以蛔虫、蛲虫、姜片虫、绦虫、钩虫为常见。因小儿接触污染的环境机会多,虫卵通过食物或蚴虫接触皮肤而侵入机体。小儿脏腑柔弱,易为诸虫寄居生长,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轻症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重者可危及生命。《小儿药证直诀》虫证:“面(白光)白,心腹痛,口中沫及清水出,发痛有时”,并伴有食欲不振或嗜异,大便不调或稀或干。病久伤脾,运化乏力,气血不足,而见气促、神疲、浮肿、心悸等。若脾虚肝旺,可见烦躁易怒,睡中咬牙等。治宜驱虫为先。若虚则须益气养血,待病情改善,再行驱虫。参见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钩虫病条。

小儿肿满

病证名。

①指水气流溢于皮肤而致水肿。《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小儿肿满,由将养不调,肾脾二脏俱虚也。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脾主土,候肌肉而克水。肾气不能传其水液,脾虚不能克制于水,故水气流溢于肌肤,故令肿满。”

②指水肿下为跗肿腹大,上为喘呼,不得卧者。《幼幼集成》卷四:“夫肿满之证,悉由脾胃之虚也。脾土喜燥而恶湿,因中气虚弱,脾虚无火,故水湿得以乘之,而脾愈不运,则乳食凝而不化,停积于中,而肿满作焉。”治肿当分上下,凡肿自上而起者,多因于风,其治在肺,宜发散,用参苏饮五皮饮;肿自下而起者,其治在脾肾,宜渗利,用五苓散防己槟榔

小儿肿病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小儿浮肿。详该条。

小儿中风不随

病证名。小儿感受风邪,四肢缓纵,不能随意运动。《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小儿中风不随者,因风邪中于肢节,客于筋脉。若风挟寒气者,即拘急挛痛;若挟于热者,则缓纵不随。”治宜分辨寒热,以疏风通络为法。

小儿指纹

小儿指诊法。出唐·王超《水镜图诀》。又名虎口纹、虎口三关脉纹。三岁以下小儿诊脉困难,常代以诊指纹,即观察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以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纹在风关是邪浅病轻,纹达气关是感邪较重,纹透命关则病尤重。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纹紫为热,淡红为虚,青色为风、主痛,青兼紫黑为血络瘀闭。据《幼幼集成》载述: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指纹的变化虽可反映病变的轻重、深浅,但只能作为辨证的参考。

小儿针疗法

针刺疗法之一。即皮肤针疗法。因刺激轻微,适用于小儿,故名。见该条。

小儿札(zhā)目

证名。指小儿两眼不时眨动的证候。《审视瑶函》卷四:“目札者,肝有风也。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能任,故目连札也”。此恙有四,两目连札,或色赤者,胆经风热,还有雀目眼札、发搐目札、受惊眼札。多见于风热攻目或小儿疳证初起。由风热引起者,宜疏风清热明目,方用桑菊饮加减;由小儿疳积诱发者,治宜健脾清热,方用肥儿丸加减。参见目涩、疳眼等条。

《小儿则》

儿科著作。二卷。此书即《景岳全书》四十-四十一卷,主论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小儿杂病(不包括麻、痘)的证治。此外又有《小儿则古方》一卷,为《景岳全书》第六十二卷。《麻疹诠》一卷,为第四十二卷。《痘疹诠》三卷,为第四十三-四十五卷。

小儿瘀热发黄

病证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四:“小儿瘀热在胃,或湿热相搏,熏在肌肉,其证目黄,身或疼痛,肌肉如橘色。或得之伤寒,或得之邪气,或得之风温。皆脾胃气虚,邪热与谷气相搏所为也。”治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证治准绳》地黄汤茵陈生地川芎赤芍当归花粉茯苓泽泻、甘草)加减。

小儿瘿气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症见颈部肿物弥漫性肿大,边缘不清,皮色如常,按之柔软。多因气结或水土因素所致。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治宜理气软坚,健脾除湿,用四海舒郁汤、海藻玉壶汤加减。针刺取天突、人迎、足三里、合谷。

小儿阴厥

即小儿寒厥。详小儿厥证、小儿寒厥条。

小儿阴疮

病证名。指小儿阴囊生疮,疼痛流水,迁延不愈。多为湿热下注阴器所致。治宜清热燥湿,选用二妙散加味,外用川椒荆芥槐枝柳枝蛇床子煎汤洗后,用朴硝末掺之。

小儿阴(疒^颓)

病证名。指小儿睾丸肿大。《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夫小儿阴(疒^颓)者,是阴核结肿大也。”多因风湿热毒下注所致。治宜清热化湿,兼以解毒,用导赤散萆?Z苦楝子延胡索

小儿遗尿

病证名。小儿不自觉地排尿。睡中自出者,俗称尿床。常见于三岁以上的小儿。多因肾气不足,膀胱寒冷,下元虚寒,或病后体质虚弱,脾肺气虚,或不良习惯所致。《诸病源候论》:“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膀胱寒冷者,治宜温经固脬,用缩泉丸固脬丸;肾气不足者,治宜益气补肾,用金匮肾气丸;脾肺气虚者,宜益气固涩,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不良习惯指最易引起遗尿的仰面平卧体位,不需服药,纠正办法是用布带于小儿腰背后作一大结以使仰卧时不适而转为侧卧。体针:取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耳针:刺膀胱、交感及脑点。若三岁以下小儿,由于发育尚未健全,排尿的正常习惯还未养成,或因白天嬉戏过度,精神激动。夜间偶尔尿床者,则不属病态。参见尿来条。

小儿遗毒烂斑

病名。即婴幼儿先天性梅毒。出《外科正宗》卷四。或名遗毒,乃儿未生前因父母梅毒孕成。故生后,先出红点,次成烂斑,甚则口角、谷道、眼眶、鼻面皮肉俱坏,致吮乳时即啼叫不安,不乳者百中难活一、二。参见遗毒条。

小儿医

古代对儿科医生的称谓。《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名闻天下,……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小儿腋气

病证名。又名狐臭、胡臭。《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腋气者,血气不荣,腋下有孔,一如毛孔而稍大,臭秽之气,从其中出……。亦有遗传相传者,又有乳养之人而有染著者。”症见腋下汗腺有特殊臭气,此外乳晕、脐部、外阴、肛周等处亦可发生。多数患儿还伴有油耳症状。多由湿热内郁或遗传所致。治见狐臭条。

《小儿药证直诀》

书名。又名《钱氏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真诀》。三卷。宋·钱乙撰,由其门人阎孝忠编集。书成于1119年。是我国现存儿科专着中最早而且内容又较完整的一种。本书有仿宋刊本及清武英殿聚珍本二种。前者是原书的复刻本,后者是辑佚本,内容略有出入。卷上为脉证治法,共载小儿脉法、诊断、儿科五脏病、急慢惊风、疮疹、伤风、吐泻、咳嗽、疳积、虫癖、杂证等常见小儿疾病的诊候及方论81篇;卷中详记钱氏小儿病医案23则;卷下诸方,论述100多首儿科方剂的配伍和用法。书中简要地记述了小儿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钱乙的其他著作均已亡佚。唯此书能体现钱乙的学术思想。该书以脏腑辨证立说,强调脏腑之间的生克制化在诊断和治疗上的意义。更有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力戒妄攻误下,而宜平和,此见解,对儿科甚至于整个中医基础理论均有较大的影响。“肝有相火,有泻而无补;肾有真水,有补而无泻”之说更对肝肾二脏之特点予以高度概括。将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去附桂成六味地黄丸而作为培补小儿阴精的第一方剂;因脏腑虚实而巧制补泻之方,如以本脏之色命名的泻青丸、导赤散泻黄散泻白散之类,不仅与脏腑补泻传统理论丝丝入扣,而且轻灵剔透不尚繁芜。卷首附有钱仲阳传一篇,书后附有阎孝忠《阎氏小儿方论》一卷,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一卷。1949年后有影印本。

小儿阳厥

即小儿阳厥。详小儿厥证、小儿热厥条。

小儿痃气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症见脐周或两胁有条索状痞块,扛起疼痛。由饮食不调,生冷过度,与血气相搏结聚而成。治宜理气消瘀之剂。

小儿虚热

小儿诸热之一。出《幼科全书》。指小儿由虚证引起的发热。小儿素体虚弱,经常颜面泛红,有时(白光)白,两颧发赤,唇红口燥,手足心热,乍惊乍温,或手足指冷,纳差厌食,喜屈身卧,或睡时露睛,大便干燥或溏泻,小便短黄,有时又频数清长。多由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阴虚阳亢所致。治宜益气育阴,健胃和胃,选用七味白术散青蒿鳖甲汤随证加减。此外,一些危重疾患,由于汗出太过,或吐泻过久,或高热持续时间过长。症见畏寒自汗,面色(白光)白或潮红,烦躁气短,或身痛乏力,懒言少语,或不思饮食,大便溏泻,小便短黄或清白。多属气血两伤或阴阳俱虚之证。应以回阳救逆为治,用四逆汤生脉散合煎频服。

小儿心痛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上腹胃脘部疼痛。吮乳口气冷者,为冷痛,治宜温脘利气为主,参见小儿心腹痛条;吮乳口气热者,为热痛,用金铃子散。亦可针刺内关,灸膻中。

小儿心腹痛

病证名。心腹痛指上腹胃脘部疼痛。《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由脏腑虚而寒冷之气所干,邪气与脏气相搏,上下冲击,上则为心痛,下则为腹痛,上下俱作,心、腹皆痛。”症见上腹胃脘部突发疼痛,兼肢冷,脉迟,唇淡,属寒,治宜温中利气散寒为主,用当归四逆汤加减。腹痛,参见小儿腹痛条。心腹俱痛,辨证治之。针刺取太冲、公孙、足三里等穴。

小儿泄泻

病证名。指小儿大便稀薄,甚至水样,次数增多,或呈水样带有不消化乳食及粘液。多因外感风寒或暑热,内伤乳食,而致脾胃运化失常;也有素体虚弱或久病脾虚,中焦运化无力等均可发病。一般分风寒泻、暑热泻、伤食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详见各条。若病情恶化,可致伤阴、伤阳、或阴阳俱伤,治当敛阴、固阳,若两者兼施。

小儿哮喘

病名。又名小儿吼病。哮和喘是两种不同的症状。《罗氏会约医镜》:“喘者,气急声高,张口抬肩,摇身撷肚,惟呼出一息为快,此肺经邪气实也。……哮者,其症似喘,但不如喘出气之多,而有呀、呷之音。呷者口开,呀者口闭,俱有声音,甚至隔壁亦闻,以痰结喉间,与气相击,故出入有声,此为痰火郁于内,风寒束于外。”哮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寒冷季节及气候急剧变化时发病较多。其病机与肺、脾、肾有关,《保婴撮要》指出:“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使肺失宣降所致。由于肺气根于肾,如哮喘延久,肾气虚衰,并可出现肾不纳气或上实下虚的症象。发作时治以平喘降逆、宣肺化痰为主,用定喘汤五虎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桑白皮细辛、生姜)。痰多者,配合涤痰汤加减以豁痰。缓解期,治宜调理脾肾,如异功散黄芪紫菀,或六味地黄汤胡桃补骨脂等,随症选用。针灸可取膻中、璇玑、三间等穴。若哮喘持续发作,宜进一步辨证,加强综合治疗。

小儿消渴

病证名。又名?h渴、三消。《幼科铁镜》:“三消之症,实热者少,虚热者多,不足之症……始而心肺消渴,或脾胃消中,或肾水消浊。传染日久,则肠胃合消,五脏干燥、精神疲怠,以致消瘦四肢。”临床以津液枯燥,虚热内盛而出现口渴、饮多、食多、尿多、消瘦为特征。一般分消上、消肌、消浊。详各条。

小儿涎喘

病证名。指小儿涎盛而喘急。多因肺脾气虚,腠理不密,外邪侵犯,致痰涎上壅所致。《东医宝鉴》:“顽涎者,脾肺所出也,涎则流溢于咽喉,如水鸡之声,喘嗽烦闷,宜抱龙丸……”发作时,以豁痰为主,用二陈汤加苏子等;未发作时,以理脾为主,用六君子汤加减。

《小儿卫生总微方论》

儿科著作,又名《保幼大全》。二十卷,撰人佚名。1156年,由南宋太医局刊刻。本书采撷南宋以前的儿科资料,总括其精微,加以系统论述。正如南宋太医局何大任在本书序言中所称:书名“卫生”即“保卫其生”;“总微”即“总括精微”,而“论方”则是论述“古今方书极为详尽”之意。本书明·弘治己酉(1489年)刻本改名《保幼大全》或《保婴大全》。卷一-三为总论部分。分别阐述胎儿的禀受、胎疾、初生儿的洗浴、断脐、哺乳、慎护、食忌、脉理、以及五脏主病、发热症治等。卷四-二十为各论部分,系统论述小儿多种常见病,而于儿科四大证(麻痘惊疳)及咳嗽、吐泻、黄疸、诸虫等病尤为详备。此外还涉及与小儿相关的皮科、外科、五官、口齿及扑坠损伤等疾病。书中引用的文献多出《千金方》、《小儿药证直诀》、《圣济经》等书。全书分门别类,条分缕析。论方俱备,内容丰富。不唯于儿科疾病的诊治方药精审可取,亦能体现作者某些学术思想。如防病治病并重;培养小儿“慎风寒、节饮食”的卫生习惯;注重自幼小开始锻炼以增强体质、结合小儿生理特点对儿科疾病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观点等。现存多种明刊本等。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重印校排此书时,曾对个别内容作了删改。

小儿痿证

病证名。指小儿四肢软弱,无力以运动的病证。初起发热,或不发热而见四肢或左或右,或上或下,逐渐无力,麻木痿弱,不能举动,肌肉日见消瘦。病重者,患病部位运动功能全部丧失。多因湿热内蕴,肺热伤津,病久肾亏所致。湿热阻滞者,宜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用二妙散加当归、牛膝龟板防己萆?Z。肺热津伤者,宜清热生津,用清燥救肺汤加减。肾亏者,宜益肾清热,用虎潜丸。针灸:上肢取合谷、曲池、肩?k;下肢取足三里、承山、阳陵泉、环跳。

小儿脱肛

病证名。指小儿肛管直肠甚至部分结肠移位下降外脱。《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患肛门脱出,多因利久肠虚冷,兼用?y气,故肛门脱出。”小儿血气未充,或因久泄久痢等,以致中气下陷,不能摄纳而致脱肛。治宜内服益气升提之剂,如补中益气汤。针灸:取百会、足三里、长强、承山等穴。

《小儿推拿秘旨》

推拿专着。又名《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活婴全书》。原书2卷(后人又将下卷再析为2卷)。明·龚廷贤撰。姚国祯补辑。刊于1604年。龚氏本为世医,有“医林状元”之誉,勤研《内》《难》,精通数科。在广泛搜集并总结前人有关小儿推拿按摩疗法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家临床实践中的心得体会,编成此书。卷上首先详细论述小儿变蒸、惊风、诸疳、吐泻四病的病因病机及证治,其次叙述儿科的诊法、推拿手法、穴位及图并其他外治方法。卷下将儿科多种疾病编成歌诀、并载述各种疾病的方药治法。此书为现存推拿专着中年代较早而又较为完善之作。对后世影响颇大。现存明万历刻本、多种清刻本。1958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校订排印本。

小儿推拿疗法

用推拿防治某些小儿病证的方法。由于小儿在生理、病理上的特点,故小儿推拿也有其特定的穴位和术式。手法应轻快柔和,常用的有推法、揉法、捏脊法和推脊法。常用穴位有脾土穴、大肠穴、板门穴、三关穴、六腑穴、天河水穴、七节穴、龟尾穴、丹田穴等。对腹泻、疳积、外感发热、小儿麻痹症及脱肛等病证的防治效果较好。用于5岁以下小儿适宜,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小儿推拿辑要》

推拿专着。三卷。周松龄撰。刊于1843年。作者自幼随父习推拿之术,得览栖霞(今南京)李芹所授《福婴指掌》一卷,又研习《推拿秘授》、《推拿真诀》诸书,尽得其要而医技益精。治婴儿险证,多立见功效。于是总结辑选上述诸书,遂有此作。上卷为儿科诸病诊法及歌诀;中卷述儿科各病的推拿手法;下卷列推拿穴位及手法图说。内容精要,颇切临床实用。

《小儿推拿广意》

推拿专着。又名《幼科推拿广意》、《推拿广意》。三卷。清·熊应雄辑。约刊于1676年。上卷总论推拿之理,及儿科疾病诊断方法,并附推拿手法图说20余幅;中卷分述各种儿科常见病推拿疗法;下卷附方,选录小儿病的内服、外治药方180余首。全书将推拿按摩之理论与小儿生理特点相结合、图文并茂,论述较详。按摩手法轻灵而具体,十分切于实用,流传颇广。现存多种清刻本。195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小儿推拿

见《小儿推拿活婴全书》。即小儿按摩。详该条。

小儿吐血

病证名。多因素体阳热偏盛,乳食不当,郁而化热,热乘于血,迫血妄行,随气上逆所致。《幼幼集成》:“胃中积热,火逼其血而妄行,故从口吐出,宜清其胃火。”用犀角地黄汤四生散。如突然大量吐血,面色苍白者,为气不摄血,宜固气止血,用独参汤

小儿吐泻

病证名。指小儿呕吐、泄泻。多由饮食或乳哺失节,寒温失调所致。胃气上逆则吐,脾运不健则泻,脾胃失调则吐泻交作。《幼科铁镜》:“若先泄后吐,面白神疲,不热不渴,额有微汗,乃脾胃虚寒也。宜理中汤,或小异功散人参白术茯苓橘皮、姜、枣),或六君子汤。若先吐后泻,面赤唇燥,烦渴溺赤,乃脾胃有热也,治宜五苓散加竹茹煎服。又有积滞在脾,不能运化水谷而吐泻者,宜用消导二陈汤。有长夏夹暑吐泻者,宜用六和汤陈皮半夏、茯苓,加扁豆木瓜)”。临床常见寒热虚实夹杂,需结合病因、兼证等,进一步辨证治疗。

小儿头痛

病证名。小儿头痛,虚证较少。《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分头痛为风寒头痛与内热头痛两类。外感风寒,必先疏散,邪去就可痛除;里热熏蒸,必须清解,热去火降,病身可愈。参见风寒头痛、内热头痛条。

小儿听声法

儿科的一种闻诊方法。听小儿啼哭、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了解疾病的原因和疾病的寒热虚实。如啼哭声高且尖,忽缓忽急,时作时止,多有腹痛;若哭声嘶哑,呼吸不利,多因咽喉肿痛;语言沉静微弱为虚寒,声噪扰而洪亮,多属实热;呼吸喘促气粗,多为肺热上迫;呼吸微弱,呼多吸少,多属危重;咳嗽清爽、涕涎俱出的,多为外感风邪;干咳无痰或痰难出而声哑的,多为肺燥。

小儿痰泻

病证名。见《慈幼便览》。小儿腹泻,泻无定时,质稠而粘如痰状,并有神疲乏力等。多由脾虚运化失常,水湿不化,聚而生痰,痰湿下注,并走肠间而成。治宜健脾化痰,用神术散加茯苓、半夏

小儿痰实

病证名。指小儿饮乳不下,口吐涎沫。《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七十七:“小儿乳食不下,吐涎沫而微壮热者,痰实也。”治宜利气化痰。用赤茯苓散赤茯苓、陈橘皮、川朴硝、旋覆花、甘草)。

小儿痰鸣

病证名。指小儿咳嗽,喉中有痰鸣声。《保赤存真》:“小儿病易动痰。风盛者,咳嗽必紧,痰不易出;火盛者,痰滑而稠;脾虚者,痰稀而白,或睡中觉有痰响,醒则不觉有痰,此虚痰往来也。”治宜利气化痰,用六君子汤加减。

小儿睡惊

经外穴名。出《太平圣惠方》。《经外奇穴图谱》列作奇穴,名小儿睡惊。位于肘横纹桡侧端直上0.3寸,微屈肘取之。主治小儿睡惊,肘臂疼痛等。艾炷灸1-3壮,或温灸3-5分钟。

小儿暑病

病证名。小儿夏季感受暑邪的病证。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症见高热口渴,多汗,倦怠,甚者卒然昏倒。暑多挟湿,故伴有困倦、食欲不振、呕吐、便溏、脉濡、苔腻等。张凤逵治“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的经验,可以借鉴。常见的暑病包括有中暑、伤暑、暑痉和暑厥。详见各条。

小儿手拳

病证名。指小儿手指挛缩不能伸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夫小儿手拳者,由在胎之时,其母脏腑气虚,为风冷所乘,儿生之后,肝气不足,致筋脉挛缩,不能伸展,故令手拳不展。”治宜养肝柔筋,和血祛风,用薏苡仁汤薏苡仁、川芎、当归、麻黄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川乌苍术、甘草、生姜)。

小儿食症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症见乳食减少,腹内结块,日渐长大,坚固不移,伴胁下刺痛,恶心呕逆等。因小儿脾胃娇嫩,饮食生冷粘滞食物,困阻脾胃,不能消化,胶滞不散,与血气相搏而成。体弱者,治宜健脾为主,佐以疏导,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体强者,以疏导散结为主,佐以消瘀,如取癖丸(甘遂芫花、黑牵牛肉桂莪术青皮木香桃仁五灵脂各二两,巴豆霜一钱。糊丸,麻子大,每服一至二丸,姜、蜜煎汤送服)。

小儿实热

小儿诸热之一。指小儿由实证引起的发热。常见如外感风邪的表证,内伤饮食的里证,一般是实证多,虚证少。表证实热,症见发热、头痛、烦躁、口渴、脉数、苔白黄,治用汗法。里证实热,症见发热、头痛、颊赤、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干燥、小便短黄发赤、腹胀痛、脉数、苔黄腻,治用下法。着重结合本证,以清热解表或清热导滞为治。

小儿身热痿黄

病证名。指小儿夏令发热,筋骨痿弱,身目发黄。《卫生宝鉴》:“小儿身体蒸热,胸膈烦满,皮肤如溃橘之黄,眼中白睛亦黄,筋骨痿弱不能行立。此由夏季之热加以湿蒸搏于经络,入于骨髓,使脏气不平,故脾逆乘心,湿热相合而成此疾也。”由湿热郁蒸肌肤筋骨所致。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用泻黄散茵陈蒿、苡米、木瓜之类。

小儿身热吐泻

病证名。见《儒门事亲》。常伴有腹满不进饮食、嗜睡、烦躁、口热等。多因外感六淫,内伤乳食所致。治宜清热解毒为主,用葛根黄连黄芩汤加减。

小儿舌膜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疡医大全》:“初生小儿舌上白膜裹住。”还可见舌下有膜如石榴子,妨碍吮乳,啼声不出。多因胎中感受热毒,蕴于脾胃,熏蒸于舌所致。治宜先将此膜刮去,外以白矾少许擦之。内服三黄汤银花牛蒡子,以清热解毒。

小儿热泻

病证名。热迫大肠而致的腹泻。《婴童百问》:“小儿热泻者,大便黄而赤,或有沫。”伴有阵阵肠鸣腹痛,烦躁啼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小儿为纯阳之体,感受暑热,邪热入里,下迫大肠所致。治宜苦寒泻热,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小儿热吐

病证名。见《婴童百问》。指小儿胃有积食,化热作吐。症见食入即吐,吐出物挟有黄粘水,气味酸臭,伴有口苦,渴欲冷饮,睡眠不安等。治宜清热和胃,用橘皮竹茹汤,或加左金丸。如大便秘结,加熟大黄

小儿热厥

病证名。小儿厥证之一。又名小儿阳厥。指由邪热过盛,阳气内郁,不能透达四肢,而出现手足厥冷,出现热极似寒或真热假寒之象。《张氏医通》:“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医学心悟》:“所谓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症见四肢厥冷而胸腹灼热,舌干,苔黄燥或焦黑起刺,伴恶热,口渴,烦躁不得眠,小便赤涩或便秘,甚至神昏谵语等。治宜宣通郁热,轻症用四逆散,重症用白虎汤、大承气汤双解散凉膈散。如伴发闭证,宜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以开窍;伴见脱证,宜用生脉散加减,以益气固脱。

小儿雀目

病证名。见《医学六要》。又名肝虚雀目、鸡盲。《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人有昼而睛明,至瞑黄昏便不见物,谓之雀目。”《目经大成》:“此证世呼鸡盲,一名雀目……,至晚不见,晓则复明。”《世医得效方》小儿雀目多“疳而得之”,以肝虚为主,故又称“肝虚雀目内障”,与成人阳虚高风雀目内障不同。前者只能视直下之物,且多痒多涩,预后多良好;后者只能视上方之物,两旁看不清楚,日久失治,易致青盲。小儿雀目宜补肝养血,用《龙木论》方:石决明、苍术为末,以猪肝披干,入药末在内扎定,砂锅煮熟以气熏目,待冷,食肝饮汁。参见肝疳条。

小儿秋痢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症见里急后重,腹痛便脓。因小儿脾胃嫩弱,内为乳食所伤,秋燥侵入,而致食积燥热蕴毒而成。治宜清热解毒,用香连丸黄连香薷饮加减。若痢久,白多,便溏者,宜清热利湿,用益黄散

小儿偏风

病证名。又名偏风口噤。指小儿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的证候。《幼科证治准绳》:“若足阳明胃经气虚,风邪所乘,其筋脉偏急者,属外因;若足厥阴肝经风热乘脾,筋脉偏急者,属内因。若脾肺虚弱,腠理不密,外邪所乘……或吐泻后内亡津液,不能养脾,致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诸证,皆属肝血不足,肝火生风,宜滋肾水养肝血,壮脾土。”因脾胃气虚而风内动者,治宜培土熄风,用异功散钩藤桑枝;肝火血燥者,宜柔润熄风,用六味地黄丸;脾肺虚而外邪所乘者,用钩藤饮;津液不足者,治宜益胃生津,用白术散加减。

小儿呕吐

病证名。《圣济总录》:“小儿呕吐者,脾胃不和也。或因啼呼未定而遽饮乳;或因乳食中伤冷,令儿饮之,皆致呕吐。”多因乳食过多,停滞中脘,损伤胃气,不能运化所致。亦有因感触惊异,蛔虫内扰和痰饮壅盛而成。临床常分伤乳吐、伤食吐、寒吐、热吐、积吐、虫吐、惊吐、痰湿吐等。详各条。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词典》.chm chm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