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

  (一)望局部病变

  外科疾病的症状,首先反映在体表,且有局部病变,这是外科疾病的特点。望局部病变,主要望患部的皮色和局部的特点。如肿疡色红、高突、根脚收束为热证、实证、阳证;若色白、平塌、根脚散漫多为寒证、虚证、阴证;疔疮多发于颜面手足,冻疮好发于暴露部位或四肢末端蛇串疮常发于胁肋部,白疙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臁疮溃疡边缘有缺口,周围皮肤乌黑;瘰疬的疮口呈现空腔,疮面肉色不鲜,脓水稀薄,夹有败絮状物等。

  (二)望精神

  望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判断疾病的预后。凡患者精神振作,形容如常,目光有神,呼吸均匀,这是正气未衰,无论畝疾病,均属佳兆;凡患者精神萎顿,形容憔悴,目陷睛暗,呼吸急促或不均匀,这是正气已衰,不论急慢性疾病,均属凶险;若神志奄不清,烦躁不安,为邪入营分、毒传心包之表现,多见于疔疮走黄、疽毒内陷。

  (三)望形态

  望患者的外形\体态。如肥胖者多痰,瘦者多火;行路脚跛者,多为下肢筋骨关节有病;驼背者,多为脊椎有瘉;颈项强硬不能转侧者,提示颈项部有病变,如有头疽、颈;患者以手托下颌,而呈颈缩俯形之态,多为颈椎流痰;以手托乳房缓慢而行者,乳痈;皱眉苦脸者,则必有痛处。

  (四)望舌象

  包括观察舌质、舌苔和舌的形态等三个方面的变化。舌为心之苗,苔为胃气之反应,因此脏腑气血之虚实、病邪之深浅、津液之盈亏等,均可在舌质和舌苔上表现出来。

  1.望舌质

  可以辨别正气的虚实。正常舌质淡红而润泽。若舌质红,在急件外科疾病见之多属热证;慢性外科疾病见之多属阴虚;红而起刺者属热极;红而干燥者属热盛津液不足;舌绛多为热毒人营血,多见于疔疮走黄、疽毒内陷等。若西贡淡而白,一般均为气血两虚;若淡白而胖,多属阳虚,多见于疮疡溃后、脓出过多之患者,或为慢性消耗疾病,如流痰;舌胖嫩而舌边有齿痕,多属气虚、阳虚。舌光如镜,舌质红绛,伴有口糜,多为久病阴伤胃虚。舌质青紫,多属瘀血征象,常贝于瘀血流注

  2望舌苔

  可以观察病邪之深浅。正常舌苔为薄白苔而润泽。白苔见于外科疾病兼有表证,或属寒证,或属脾胃有湿。黄苔多为邪热蕴结,疮疡在化脓时多见此苔。腻苔多为湿重的征象,白腻苔为寒湿,黄腻苔为湿热;黄腻不化舌绛起刺,体温升高,外科疮疡兼见疮陷色暗,则为病情恶化或并发内陷、走黄之象。黑苔有寒热之分,苔黑燥,为热极似火;苔黑而薄湿润,为阳虚极寒、命门火衰所致。在望舌苔时,需要注意因服药或由饮食所染色的假苔,尤其是舌苔与病证不相符合的情况下,更要注意询问。

中医大全

中医名词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