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
面游风燥热湿成,面目浮肿痒虫行,肤起白屑而痒极,破津黄水津血疼。
【注】此证生于面上,初发面目浮肿,痒若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次后极痒,抓破,热湿盛者津黄水,风燥盛者津血,痛楚难堪。由平素血燥,过食辛辣浓味,以致阳明胃经湿热受风而成。痒甚者,宜服消风散;痛甚者,宜服黄连消毒饮,外抹摩风膏缓缓取效。
摩风膏
麻黄(五钱) 羌活(一两) 白檀香(一钱) 升麻(二钱) 白芨(一钱) 防风(二钱)当归身(一钱)
用香油五两,将药浸五日,文火炸黄,即捞去渣,加黄蜡五钱,溶化尽,用绢滤过,搅冷涂抹疮上。
【方歌】摩风膏抹游风证,麻黄羌活白檀升,及防归身香油泡,炸黄去渣加蜡凝。
消风散(见项部钮扣风)
黄连消毒饮(见头部百会疽)
腮胃热是其端,初起 痛热复寒,高肿 红风与热,平肿色淡热湿原。
腮图(图)
【注】此证一名髭发,一名含腮疮。生于两腮肌内不着骨之处,无论左右,总发端于阳明胃热也。初起 痛,寒热往来。若高肿、色红、 热者,系胃经风热所发;若平肿色淡不鲜者,由胃经湿热所生。始则俱以柴胡葛根汤表之。若口渴便秘,宜四顺清凉饮解之。表里证俱解,肿痛仍作者,势必成脓,宜托里消毒散托之。脓熟者针之,体虚者宜平补之。其余治法,按痈疽溃疡门。此证初起,若过服凉药,令毒攻喉者险。
柴胡 葛根 石膏( ) 花粉 黄芩(各一钱) 甘草(生,五分) 牛蒡子(炒,研)连翘(去心) 桔梗(各一钱) 升麻(三分)
水二盅,煎八分,不拘时服。
【方歌】柴胡葛根发表证, 腮肿痛或平形,石膏花粉黄芩草,牛蒡连翘桔梗升。
四顺清凉饮
防风 栀子(生研) 连翘(去心) 甘草(生) 当归 赤芍 羌活(各一钱) 大黄(二钱)
水二盅,灯心五十寸,煎八分,食远服。
【方歌】四顺清凉攻里强,口干便秘 腮疮,防风栀子连翘草,归芍灯心羌大黄。
托里消毒散(见肿疡门)
颊疡胃经积热生,初如红粟渐榴形,脓出肿消易敛愈,脓稀难敛漏因成。
颊疡图(图)
【注】此证生于耳下颊车骨间,由阳明胃经积热而生。始发如粟,色红渐大如榴,初起宜犀角升麻汤清解之。若失治,或过敷寒药,以致肌冷凝结,坚硬难消难溃者,宜升阳散火汤宣发之。将溃,宜托里消毒散。脓熟针之,脓出肿退,疮口易敛者则愈。或牙关紧急不开,或旁肿不消,脓水清稀,因而成漏,复被寒侵疮孔,致生多骨,经年缠绵难愈者,服桂附地黄丸,外用豆豉饼垫灸艾壮,初用九壮,以知热痒为止,每日灸之以朽骨脱出,脓渐少而肌渐平为度。兼用红升丹,捻入疮口内,万应膏盖贴,每日一易。
患者当慎起居,戒腥发等物,渐渐收功。
犀角(二钱五分) 升麻(一钱七分) 黄芩(八分)白附子(面裹煨熟,八分) 生甘草(五分) 白芷(八分) 川芎(八分) 羌活(一钱二分)防风(八分)
水三盅,煎一盅,食远热服。
【方歌】犀角升麻医颊疡,色红初起服之良,黄芩白附生甘草,白芷川芎羌活防。
抚芎(六分) 蔓荆子 白芍(酒炒) 防风 羌活 独活 甘草(半生,半炙) 人参(各一钱)柴胡 香附(各一钱五分) 葛根(一钱) 升麻(一钱) 僵蚕(炒,一钱五分)
【方歌】升阳散火过敷寒,牙叉拘急木痛坚,抚蔓芍防羌独草,参柴香附葛升蚕。
托里消毒散(见肿疡门)
豆豉饼(见灸法内)
骨槽风火三焦胃,耳前腮颊隐隐疼,腐溃筋骨仍硬痛,牙关拘急夹邪风。
骨槽风图(图)
【注】此证一名牙叉发,一名穿腮发。乃手少阳三焦、足阳明胃二经风火也。起于耳前,连及腮颊,筋骨隐痛,日久腐溃,腮之里外筋骨,仍然漫肿硬痛,牙关拘急,皆由邪风深袭筋骨故也。此证属在筋骨阴分,故初起肿硬难消,溃后疮口难合,多致不救。
初起热不盛者,内宜服清阳散火汤,外以清胃散擦牙,真君妙贴散敷腮,如初起发表之后,人壮火盛者,用皂刺、大黄、甘草节、白芷、僵蚕下之,后减大黄,加生石膏以清之。然亦不可过用寒凉之药,恐其凝结也。有硬肿日久失治,不能尽消者,脓势将成,宜用中和汤托之。已溃按痈疽溃疡门治法。亦有过服寒凉,以致肌肉坚凝腐臭,非理中汤佐以附子不能回阳,非僵蚕不能搜风。如法治之,诸证俱减,惟牙关拘急不开,宜用生姜片垫灸颊车穴二七壮(其穴在耳垂下五分陷中处),每日灸之,兼用针刺口内牙尽处出血,其牙关即开。若寒热不退,形焦体削,痰盛不食,或口内腐烂,甚则穿腮落齿者,俱为逆证。当腐烂之初,治法即同牙疳,亦不过稍尽人事耳。
【方歌】清胃散擦牙肿疼,姜黄白芷细辛芎,同研先以盐汤漱,后擦此药有奇功。
白芷 桔梗 人参 黄 (各一钱) 藿香(五分) 肉桂(五分) 甘草 白术(土炒) 川芎当归 白芍(酒炒,各一钱) 麦门冬(去心,五分)
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加酒一杯食远服。
【方歌】中和汤治骨槽风,日久不消欲溃脓,芷桔参 藿桂草,术芎归芍麦门冬。
理中汤(见溃疡门)
真君妙贴散(见肿疡门)
升阳散火汤(方见颊疡)
时毒初发类伤寒,漫肿无头在项间,因感四时不正气,治分壮弱疏解痊。
【注】此证初起,状类伤寒,憎寒发热,令人恍惚不宁,肢体酸疼,或兼咽痛,一二日间,发于项腮、颔颐,作肿无头,渐渐 赤疼痛,或似结核有根,漫肿色赤,俱由感冒四时不正邪气,客于经络,酿结而成,非发于病后之颐毒也。惟在医者,精察疮色,辨别虚实。治法须宜疏解,不可骤用寒凉,致毒不外发,而内攻咽喉者险矣。初服荆防败毒散汗之,其肿不消者,宜服连翘消毒饮;肿仍不消,脓势将成,壮者宜服透脓散,弱者宜服托里透脓汤,外敷二味拔毒散,脓熟针之。溃按痈疽溃疡门治法。
时毒图(图)
荆防败毒散(见项部脑疽)
连翘消毒饮(见背部酒毒发)
透脓散(见肿疡门)
托里透脓汤(见头部侵脑疽)
二味拔毒散(见肿疡门)
凤眉疽生两眉棱,形长如瓜漫肿红,膀胱小肠肝胆热,烦闷呕逆不食凶。
【注】此疽亦名眉发,生于眉棱,无论左右,俱属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足厥阴肝、足少阳胆四经积热所致。形长如瓜,疼痛引脑,二目合肿,坚硬色赤,按之有根。
六日内刺之得脓则吉,无脓则险。甚则十四日不溃,烦闷、呕逆、不食者凶。初宜服仙方活命饮,次服托里透脓汤。速溃为妙,迟则恐攻眼损睛矣。其余内外治法,按痈疽溃疡门。
凤眉疽图(图)
仙方活命饮(见肿疡门)
托里透脓汤(见头部侵脑疽)
眉心疽生在印堂,硬肿为疽浮肿疡,督经风热气凝滞,根坚木痛当疔防。
【注】此证生于两眉中间,疽名曰印堂疽。毒初起色暗根平,肿硬疼痛,至二十一日,腐溃出稠脓者顺,无脓黑陷者逆。疡名曰面风毒。疡毒初起,色赤浮肿, 痛易治,七日溃脓。若色黑木痛,麻痒太过,根硬如铁钉之状,寒热并作,即眉心疔也,俱由督脉经风热壅结气滞所成。疽疡二证,俱按百会疽,眉心疔治法同疔。
眉心疽图(图)
雀斑淡黄碎点形,火郁孙络血风成,犀角升麻丸常服,正容散洗渐无踪。
【注】此证生于面上,其色淡黄,碎点无数,由火郁于孙络之血分,风邪外搏,发为雀斑。宜常服犀角升麻丸,并治一切粉刺、酒刺、 靥子等证。外用时珍正容散,早晚洗之,以泽其肌,久久自愈。亦有水亏火滞而生雀斑者,宜服六味地黄丸。
雀斑图(图)
犀角升麻丸
犀角(一两五钱) 升麻(一两) 羌活(一两) 防风(一两) 白附子(五钱) 白芷(五钱)生地黄(一两) 川芎(五钱) 红花(五钱) 黄芩(五钱) 甘草(生,二钱五分)
各为细末,合均,蒸饼为小丸,每服二钱,食远临卧用茶清送下。
【方歌】犀角升麻治雀斑, 靥子亦能痊,犀升羌防白附芷,生地芎红芩草丸。
时珍正容散
焙干,兑鹰粪白三钱,共研为末,每早晚用少许,在手心内,水调浓搓面上,良久以温水洗面。用至七八日后,其斑皆没,神效。
【方歌】正容散洗雀斑容,猪牙皂角紫浮萍,白梅樱桃枝鹰粪,研末早晚水洗灵。
六味地黄丸
怀熟地(八两) 山萸肉 怀山药(炒,各四两) 白茯苓 丹皮 泽泻(各三两)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钱,空心淡盐汤送下。
如尘久炱暗,原于忧思抑郁成,大如莲子小赤豆,玉容久洗自然平。
【注】此证一名黧黑斑。初起色如尘垢,日久黑似煤形,枯暗不泽,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赤豆,大者似莲子、芡实,或长、或斜、或圆,与皮肤相平。由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宜以玉容散早晚洗之,常用美玉磨之,久久渐退而愈。戒忧思、劳伤,忌动火之物。
白牵牛 团粉 白蔹 白细辛 甘松 白鸽粪 白芨 白莲蕊 白芷 白术 白僵蚕 白茯苓(各一两) 荆芥 独活 羌活(各五钱) 白附子 鹰条白 白扁豆(各一两)防风(五钱)白丁香(一两)
共研末。每用少许,放手心内,以水调浓搽搓面上,良久再以水洗面,早晚日用二次。
【方歌】玉容散退黧 ,牵牛团粉蔹细辛,甘松鸽粪及莲蕊,芷术僵蚕白茯苓,荆芥独羌白附子,鹰条白扁豆防风,白丁香共研为末,早晚洗面去斑容。

- 《跌打秘方》免费下载
- 《跌打损伤方》免费下载
- 《跌打损伤回生集》免费下载
- 《跌损妙方》免费下载
- 《发背对口治诀论》免费下载
- 《骨科学》免费下载
- 《核、化学武器损伤》免费下载
-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免费下载
- 《金疮秘传禁方》免费下载
- 《救伤秘旨》免费下载
- 《刘涓子鬼遗方》免费下载
- 《立斋外科发挥》免费下载
- 《泌尿外科学》免费下载
- 《普通外科学》免费下载
- 《伤科补要》免费下载
- 《伤科大成》免费下载
- 《伤科方书》免费下载
- 《伤科汇纂》免费下载
-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免费下载
- 《外科传薪集》免费下载
- 《外科大成》免费下载
- 《外科精要》免费下载
- 《外科精义》免费下载
- 《外科集验方》免费下载
- 《外科理例》免费下载
- 《外科启玄》免费下载
- 《外科全生集》免费下载
- 《外科十法》免费下载
- 《外科十三方考》免费下载
- 《外科枢要》免费下载
- 《外科心法要诀》免费下载
- 《外科选要》免费下载
- 《中医外科学》免费下载
- 《外科学总论》免费下载
- 《外科医镜》免费下载
- 《外科证治全书》免费下载
- 《外科正宗》免费下载
- 《万氏秘传外科心法》免费下载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免费下载
- 《胸外科学》免费下载
- 《疡科纲要》免费下载
- 《正骨心法要旨》免费下载
- 《正体类要》免费下载
- 《中药材大全》免费下载
- 《中药方大全》免费下载
- 更多中医书籍 >>>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