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粉外治鼻衄

  临床资料

  本组53例中,男36例,女1 7例。年龄:2~10岁1 8例;35~55岁33例;69~72岁2例。出血原因:高血压病鼻底小动脉血管破裂5例;鼻黏膜糜烂1 7例;慢性鼻窦炎1 5例;血小板减少6例;外伤3例;上呼吸道感染高热3例;不明原因4例。

  用量用法

  ,芦荟3-6克(研粉),用消毒药棉或油纱布条蘸、粘,压或填塞出血处(此法适用于急性出血,量多较涌者)。

  .取芦荟粉l一3克,加温开水5~10毫升搅化(水呈褐色,其中有不能溶解的黑色胶黏物可去之),令患者仰面,每次滴入出血鼻腔内1滴或2滴,每日3-5次(此法适用于慢性出血,量少较稀者)。

  疗效

  运用滴鼻法1日血止者37例,2日血止者8例。连续运用本法2周,经随访分别为:2年以上未出血者7例;1年余未出血者26例;1 0个月余未出血者7例;半年未出血者3例;停用本法7一10日后又见出血者2例(均为血小板减少症)。运用填塞法1次血止者8例,观察7~10日未再出血即已。

  病例介绍

  例1:李某,男,6岁。鼻衄2年,常不明原因的两鼻腔交替出血。经某医院五官科医生检查,诊为慢性鼻窦炎。,1 987年4月来我科就诊。诊见鼻腔有少量腔性分泌物,家长要求止血。即予芦荟粉6克,嘱取3克,溶于10毫升温开水,用小塑料瓶吸入,每次滴入出血鼻腔内1滴或2滴,每日3-5次。用药当日血止,后连续滴鼻2周。随访年余,未再出血。

  2:周某,女,10岁。患原发性血川、板减少症3年余,两下肢常出现出血性紫癜。;本次因鼻衄不止来诊。诊见面白无华,、指皆淡,下肢有散在性如葡萄大小的紫癜,左鼻腔出血自用药棉填塞,仍涓涓下流。血小板计数20 X 10^9/升。本“急则治标”的原则,先予止血。取芦荟粉3克,去原堵塞物,用消毒药棉饱蘸此粉,塞人出血鼻腔,须臾血止。

  讨论

  芦荟外用疗疾,最早见于唐·刘禹锡《传信方》:“芦荟、甘草研末,敷癣甚效。”明代《证治准绳·外科》、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亦有用本品外治口疮、脑疳、鼻痒症的记载。惟运用本品外治创伤、炎症出血,古今方书均未述及。笔者认为,本品止血的作用,可能因其质黏“似黑饧”(《本草纲目》),敷之与血溶化如胶,粘合破裂血管,封闭出血创面,故能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