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证的一部力作——《皕一选方治验实录》述评
□ 鲍艳举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初学者常有茫然困惑之感,有人主张从源及流,先从医学经典入手,也有人主张从流溯源,先从浅显易懂的后世医书入手。岳美中教授在《当读的古医书》中回忆自己的学医心路历程时感慨道,“学习中医,我意当从方剂入手”;现代经方大家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也竭力主张学医可以先从药、方入手。从方剂如何入手学习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重新审视古今医书,直至最近在由陶御风、史欣德所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中找到了答案。
学习方剂最为关键的是掌握其临床运用指征,即“方证”。方证不完全等同于教科书中列举的方剂功效主治,因此学习方剂也应采取从源及流的学习方法,“源”即是方剂的源头,即是制方者本人对该方剂的认识、心法,“流”即是后世诸多医家对该方的临床运用心得体会,这些非常实在、鲜活的临床实践有助于对方剂主治的全面认识。难能可贵的是,《皕一选方治验实录》这部著作视角独特,完全切合方剂从源及流的学习方法,这可能也与陶御风教授和史欣德教授两位中医文献学专家的独特视角有关。书中第一部分“方源记载”就是方剂的“源”,是对某一古方在始载医书中相关内容的完整记录,从中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到制方者本人对该方剂的深刻认识;而书中第二部分“治验实录”则是方剂的“流”,该部分分别从中医病名和西医病名角度搜集关于该方剂的临床验案,藉此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古今历代医家对该方的临床运用发挥。
掌握方剂的运用指征只是中医临证的基础阶段,但也是非常必要的筑基阶段,这是一种以方剂为核心的以方统证、以方统病研究思路。如临证时面对高烧这一个疾病,中医学有很多方剂可以主治,麻黄汤、麻杏甘石汤、小张仲景经方,还包括后世诸多医家的经典名方,对我们学习、研究方证提供了极好的参考与借鉴,而对方证的系统深化和提炼有望为中医临床的规范用方用药提供借鉴,进而保证疗效的稳定和可重复。如果说陶教授的《临证本草》是其研究药证的一部力作,那么《皕一选方治验实录》则是研究方证的又一部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