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标准待立
国家应该将中药提取工艺纳入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鼓励企业参与,让他们提出合理、适度的要求,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药品标准原则,对确有证据证明、改进后的提取工艺在疗效、安全性方面高于现有标准的,应予以确认。
近来,中药提取专业化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这也是中药发展的现实对管理层面提出的要求。
中药提取是决定中药物质基础的关键环节,中药提取的概念应该包括复方中药的提取,且一般由中药制剂生产企业自己进行。近年来,由于城市环保要求提高等原因,一些生产过程逐步向城区以外的药厂转移,即委托加工。这些提取物大多没有国家标准,以执行企业标准为主。
此外还包括一些药品标准中已经作为处方的提取物,如地黄方进行处理,疗效是有显著差别的。这恰好也说明了中药提取专业化问题的提出极具现实意义。
5年前,国家对以单味中药材提取物制成的颗粒代替中药饮片进行了试点,最后试点结果尚无系统的研究报告出来。中药事业确实需要不断推进,并应该系统地研究中药的特点与实际生产情况。
中药提取有很多问题也是药品生产企业需要解决的,比如,解决提取工艺和疗效间有何联系,如何在标准检测项目中体现与疗效、安全的关系,如何解决普遍存在的加热时间过长,能耗、成本高,影响疗效和制剂性能的问题,这些都是当务之急。有人认为日本中药生产工艺先进,其实就生产工艺而言,日本保留的恰好是中药临床汤剂最传统、最简单的特点,即水煎煮、受热时间短、温度低,也未见有何高深之处。
推进中药提取的工艺进步需要一种机制。竞争是推进技术进步的催化剂,技术领先又是增强竞争力的保证。国家应该将中药提取工艺纳入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鼓励企业参与,让他们提出合理、适度的要求,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药品标准原则,对确有证据证明、改进后的提取工艺在疗效、安全性方面高于现有标准的,应予以确认,并建立有关管理制度,对其提取工艺按商业秘密进行保护。(作者:宋民宪 系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法规处处长)
- 治疗胆囊炎的新型中药
- 国内中药专利时代
- 中药无知识产权保护尴尬
- 中药注射剂行业发展看好
- 中药企业不敢轻言涨价
- 分子生物学阐释中药复方的“君臣佐使”
- 中药新药研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 中药毒性的研究方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