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仙人掌

  仙人掌为仙人掌科植物,喜温暖,耐干旱,宜在沙土质地生长,以似人手掌而得名,扦插繁殖,春夏两季把顶部花茎枝从节处割下,晒晾1~2天,待其伤口干燥后即可插入土中,样水分不宜从伤口进入而腐烂,成活率高。在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海边沙滩生长颇多。

  现代药理已探明仙人掌所含主要成分:四氢异喹林和苯基链烃胺类,其中有致幻作用墨斯卡林和麻醉作用的佩络碱,此外含有苹果酸、琥珀酸、黏液质、茎含槲皮素—3葡萄甙、三萜皂甙、树脂、蛋白质等。将仙人掌提取物进行细菌实验,证明对金黄色葡萄菌抑制效果最佳,对枯草也有高度抑制作用。每100克仙人掌中含维生素A220微克、维生素C16毫克、蛋白质1.6毫克、铁2.7毫克。

  仙人掌除具有消炎、清热解毒作用外,还有降脂、降压、减肥的作用。仙人掌中含大量黏液质,是配制化妆品的天然材料。所含苹果酸消食健胃,促进肠蠕动,起润肠通便之功效。所含三萜皂甙,三萜是人体必需品,直接调整人体内分泌机制,调节脂肪酶合成,防止脂肪在肠道内吸收,抑制脂肪在肝内合成,促进多余脂肪分解,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其多种维生素和槲皮素—3葡萄甙可以减缓人体对葡萄糖的过度吸收,对糖尿病及肥胖症有一定抑制作用。

  仙人掌原产于北美、南美大陆,从加拿大到阿根廷都有分布,1496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1540年由海员将其带到欧洲,1669年传入日本,清朝传入我国。仙人掌作为药用最早记录于清《本草纲目拾遗》,全草入药,“味苦性寒,入心、肺、胃三经”。仙人掌味淡、性寒,具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健脾止泻、安神利尿的功效,外用可治蛇咬、火烫、流行性腮腺炎。

  我国医书《草本便方》、《本草求原》、《岭南采药录》都有记载。《中国药植图鉴》记载外用捣烂可治急性乳腺炎、足胝。从历史资料记载,仙人掌除用作治疗痢疾、哮喘、胃痛、肠痔泻血外,还用于肾炎、糖尿病、心悸失眠、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肝病的辅助治疗,一般取100克仙人掌去刺去皮,用蜂蜜及鸡蛋清合煮饮用为佳。

  仙人掌由于生长在干旱、阳光充足地区,对光辐射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其刺发出的负离子可以中和正离子的有害作用,对不可见光吸附作用很强,常常能吸收电脑、电视所发出的辐射。实验证明,在辐射源附近的仙人掌生长良好,掌上会落满灰尘。因此,仙人掌也是防微波辐射的很好植物。仙人掌肉质上的气孔白天关闭夜间打开,夜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不断地放出负离子,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李凤清)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日期:200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