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法-中药炮制学(第八讲)
蒸、煮、炼法为一类“水火共制”法。
一、蒸法
(一)蒸制目的 便于保存,如桑螵蛸、桃仁、苦杏仁),破坏毒蛋白(如白扁豆),同时也有利于分离种皮和种仁。
苦杏仁 有苦杏仁,苦杏仁和炒苦杏仁。苦杏仁有小毒,炼去皮,除去非药用部位,便于有效成分煎出,提高药效;炼杏仁擅于降气止咳,润肠通便,多用于新病咳喘,肠燥便秘;炒后可去小毒,并具有温肺散寒作用,多用于肺寒咳嗽,久患肺喘。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是苦杏仁中含有的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制品中的苦杏仁酶在炼制过程中因沸水煮烫破坏,故煎剂中苦杏仁苷的含量高于生品。炼制条件,一般以10倍量沸水,加热5min为宜。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张程亮
- 中药煎药机制备汤剂的操作及体会
- 中药挥发油在制剂中的几种处理方法
-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炙法——中药炮制学
- 鼻嗅识药--浅谈中药材的鉴别
-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 GSP与中药配方操作
- 其他制法--中药炮制学(第十讲)
- 七种药材采后巧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