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西洋参疫病

  药用植物西洋参疫病西洋参

  学名Panax cniguefoliμm 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国、加拿大,近年引入我国。以根入药。具补中益气、固脱生津、安神等功效。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参根。叶片、叶柄染病初呈水渍状暗绿色,似水烫过,扩展后病部变为黑绿色,软化下垂,湿度大时,生出黄白色霉层;根部染病呈黄褐色软腐状,根皮易剥离,参肉变成黄褐色,病部现深黄褐色花纹,散发出腥臭味;后期参根外部长有白色菌丝,与土块粘附在一起,即根腐型。

  病原Phyto[phthora cactorμm (Lebert & Cohn) Schroeter 称恶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在CMA、OMA、V4A培养基上生长快,产孢多,在人参茎叶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不产生卵孢子。在培养基上菌落白色,棉絮状;菌丝无色、无隔膜、有分枝;孢子囊梗无色,无隔膜,无分枝,宽4一5μm,其上着生一孢子囊;孢子囊卵圆形至椭圆形,顶生,有短梗,成熟后脱落,顶端具明显乳突状突起,大小32一54×19一30(μm),萌发后产生50多个游动孢子;有的孢子囊也可直接萌发产生芽管侵入;藏卵器球形,无色至浅黄色,膜 薄,大小28一32μm。病菌生长温限10一32℃;25℃菌丝生长最快。适应pH3.5一11.5,最适为pH6,pH3、Ph12菌丝不能生长。该菌50℃ 棉絮状;菌丝无色、无隔膜、有分枝;孢子囊经20分钟或45℃经40分钟致死。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菌菌丝和孢子囊不能在土壤中越冬,但卵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4年。卵孢子是该菌进行初侵染的主要来源;游动孢子可直接侵入参根、叶或叶腋,是再侵染的主要器官。孢子囊萌发释放10一36个游动孢子,孢子囊也可直接萌发长出芽管及附着胞,产生侵入丝由叶片气孔侵入叶组织,起有分生孢子的作用,完成上述过程需要有水滴存在。生产上疫病引起的根腐型主要靠接触传播。此外参根上的各种伤痕可使该病加重。气温20一25℃,潮湿持续15小时,50%染病。温度及湿度持续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该菌侵染效果影响很大,湿度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病菌侵染。气温低于20℃,高于25℃,需增加结露持续时间才能得到较高水平的侵染。

  防治方法(1)减少初侵染源。搞好参园卫生,采用隔年土,并在炎夏进行多次耕翻土地,经充分日晒该菌生活力降低,阳光照射可使休眠卵孢子萌发,从而丧失侵染能力;秋季彻底清除病残体,可减少发病。(2)采用避雨栽培法,防止雨水溅射和传播,对减少地上部发病具重要作用。(3)发病初期喷洒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9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l000倍液、18%甲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