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妄下雌黄”谈古书的“入潢”与“灭误”

  关键词:古籍 入潢 灭误 染纸 改误

  摘要:从“妄下雌黄”着眼,对古书的“入潢”与“灭误”进行研究。古书“入潢”即古代的一种染纸技术,主要指用雄黄涂之。尝校改字之法,刮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则字不没,涂数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

  2.贴黄:用黄纸将误字贴盖。纸乃黄色,贴纸亦黄色,其色相宜,谓之“贴黄”。如《石林燕语·卷三》曰:“唐制,降敕有所更改,以纸贴之,谓之贴黄。盖敕书用黄纸,则贴者亦黄纸也。”但以后“贴黄”亦有其他意思,与最初意不同,兹不赘述。

  3.铅粉涂改:指用一种特殊的毛笔蘸铅粉以涂改错字。最初并非用于纸书,但后世纸书多用之。如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曰:“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以为裨补《轩》所载,亦洪意也。”记载了汉代扬雄作《方言》之经过。所谓“怀铅”即用“铅粉”改误。又如《文选·任〈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人蓄油素,家怀铅笔。”李周翰注曰:“油素,绢也;铅,粉笔也,所以理书也。”南朝·梁元帝《玄览赋》曰:“先铅于鱼鲁,乃纷定于陶阴。”皆指用铅粉改误。故古人以铅粉、雌黄改误称为“铅黄”,后常指代校勘书籍。

  在了解了古书“入潢”与“灭误”之后,“妄下雌黄”最初之意则易理解。此句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曰:“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此话之意,是指在校定书籍时,如果不是在广征博引、获取有力证据的情况下,不得随意妄改古书,而“妄下雌黄”最初之意是指用雌黄改书,与古书的“入潢”与“灭误”有直接关系。另有成语“信口雌黄”、“口中雌黄”,其最初之意亦犹此。如《晋书·王衍传》:“(王衍)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

  参考文献

  [1]孟乃吕,孟庆轩编辑.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三十四家注释集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351.

  [2]司马相如.子虚赋.见: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胡克家本,1979:120.

  [3]陆游.陆游集·剑南诗稿·抄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6:350.

  [4]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邶风·绿衣[M].北京:中华书局,1980:297.

  [5]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110.

  [6]长孙无忌等.二十五史·隋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3347.

  [7]苏易简.文房四谱.见:丛书集成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51.

  [8]苏易简.文房四谱.见:丛书集成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52.

  [9]叶德辉.书林清话[M].北京:中华书局,1957:163.

  [10]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110.

  [11]叶梦得.石林燕语.见:笔记小说大观(8)[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63.

  [12]葛洪.西京杂记.见:笔记小说大观(1)[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5.

  [13]任.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见: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胡克家本,1979:542.

  [14]颜氏家训集解.见新编诸子集成(第1辑)[M].北京:中华书局,1993:235.

  [15]房玄龄,褚遂良等.二十五史·晋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1387.

  山东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济南,250014) 杨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