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鞘膜积液
【概述】
睾丸鞘膜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囊肿者,称为鞘膜积液。鞘膜积液可分为睾丸鞘膜积液、先天性鞘膜积液、婴儿型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积液的部位和形状均有所不同。而睾丸鞘膜积液发生在睾丸部正常鞘膜囊中,临床最为多见,儿童时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婴幼儿期,常是单侧性的,但也可呈双侧性。本病属中医“水疝”范畴。
【病因病理】
前阴属肾,如先天不足,肾之气化不利,水液下注前阴而发病。而肝脉循少腹,络阴器,若肝气失疏,复受湿邪,郁而化热,以致气滞于下,湿热内结,从而导致本病发生。
此外,或因外伤,丝虫感染等血瘀络阻,水湿不行,也可壅滞而成本病。
【诊断要点】
1.初期很小,不易发现,积液增多后,阴囊有胀感及下坠感,无疼痛感。
2.肿块质软,表面光滑,有波动,而无压痛,包在睾丸周围。鞘膜内积液不因体位不同而有所改变。
3.阴囊透光试验阳性。
【辩证分型】
1.肝经湿热症状:起病较急,有睾丸或附睾肿痛,肿块坠胀不适,阴囊肿胀柔软,阴囊外皮肤潮湿,常伴口苦胸闷,小便色黄,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用干经循少腹络阴器,肝气滞于下,湿邪结于睾内,则阴囊肿胀,坠胀不适。湿热壅滞,则阴囊皮肤潮湿,伴小便色黄。苔黄或黄腻,脉弦滑,均为肝经湿热之象。
2.肾阳虚亏症状:起病较慢,阴囊肿胀柔软,皮肤不红不热,无疼痛感,阴囊发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软。
证候分析:先天禀赋不足,肾阳虚亏,气化不利,水湿下注,内结于睾内,故阴囊肿胀。证属阳虚,故阴囊皮肤不红不热,阴囊发冷。舌淡苔白,脉细软,均为肾阳虚亏之象。
【分型治疗】
1.肝经湿热治则:化湿清热。
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加减:发热烦躁,加肉桂6克,煅龙骨、五倍子、枯矾各15克,捣碎加水约700毫升,煎煮30分钟,取过滤液,待冷却到与肤温相近时,将阴囊浸泡于药液内约30分钟。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丝虫病流行区,注意灭蚊,防止丝虫病引起鞘膜积液。
2.注意托高患川阴囊,减少胀痛,有利积液吸收。
3.内服药物应与外治法(如简便方中外治方)同用,可加速本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