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带徒是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重要途径

  #e#   (1984年4月)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必须进一步认清国情,符合民意,实事求是,加速前进。中国卫生事业的一个重大特点是存在中医和西医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的兴旺和衰败,对我们的民族至关重要。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抛弃了汉方医学,现在又有人想把它拣回来,谋求复兴。前鉴不远值得引起我国医学界的深思。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振兴中医的呼声愈来愈高。国际上“针灸热”和“中医热”的兴起,也促使我们再一次认识自己,提醒自己,必须加倍努力搞好中医工作,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保持我国中医学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而振兴中医,基础是人才,关键是特色。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状况,经过多年的努力虽然有所改进,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建国初期,全国中医约50余万人,其中,在大中城市约4万余人,县城小镇及乡村约45万人。以当时5亿人口计算,平均中医占总人口的1‰。由于长期以来党的中医政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中医成为受严重摧残的“重灾户”,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以恢复和发展。今天中医队伍只有34万人,占总人口的0.3~0.4‰。尤其是广大农村,农民迫切需要中医,而大多数的乡村现在很难找到中医。江苏省现有中医1.5万人,平均每万人中不到两个半中医,农村每万人中只有一个半中医。而且中医队伍年龄老化,从事中医工作30年以上的占全省中医总数的1/3。目前看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缺口都很大,而中医尤为突出。关键是中医院校规模有限,培训能力严重不足,我国现有高等中医院校26所,中等中医学校30所。1986年中医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仅6000多人,中专毕业生仅2000余人,加在一起不到9000人,略等于中医队伍全年自然减员的人数。

  因此,中医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卫生部门和中医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必须想一切办法,尽最大努力予以解决。中医药大专院校要继续办好,扩大招生,并有计划地建设新校,逐步地缩小差距,缓和矛盾。要看到,我们是1[1]  大程度上缓和了河南中医人才不足的矛盾。此外如湖北、辽宁、山东等省也都培养了一批中医学徒。因此,培养中医人才,既要遵循现代医学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教育的精华,这就是中国中医教育的特点。

  其次,中医带徒是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带待,虽然有师承家技的局限性,但从内容到形式都具备地道的中医特色,带徒出身而且学有成就者,从理法方药各个方面都师承了老中医的医德医风和流派特长。学习上有个性、有深度、有细节、有决窍,既有一 [3]  大程度上缓和了河南中医人才不足的矛盾。此外如湖北、辽宁、山东等省也都培养了一批中医学徒。因此,培养中医人才,既要遵循现代医学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教育的精华,这就是中国中医教育的特点。

  其次,中医带徒是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带待,虽然有师承家技的局限性,但从内容到形式都具备地道的中医特色,带徒出身而且学有成就者,从理法方药各个方面都师承了老中医的医德医风和流派特长。学习上有个性、有深度、有细节、有决窍,既有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