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理论的初步形成及壮医著作的出现
壮族医药经过漫长的发展历史,到了晚清和民国时期,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出现了有关壮医药方面的著作。
这一时期壮医药在药物、病证、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得到了初步的总结。
药物方面,如前所述,明代林富、黄佐编纂的《广西通志》记载广西盛产的药物100多种,在清代的广西地方志中,关于壮医壮药的记载空前增加,内容也更加丰富。有些地方志不仅记载药物的出产、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甚至有加工炮制和典型病例的记载,标志着壮医壮药逐步趋向成熟。
诊断方面,壮医有望诊、目诊、脉诊、甲诊、指诊、腹诊,这些诊法均具有壮医特色(具体内容见第六章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