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现代化:让阿胶走入寻常百姓家

  初冬,五六级的大风,让人冷得伸不出手来。为迎接前来参加山东天龙驴产业研究院成立大会的专家,热情的东阿阿胶总经理秦玉峰站在中国阿胶博物馆大门外,只穿一套笔挺的西服。让记者深感意外的是,他伸出的手是那么温暖,秦玉峰半开玩笑的说,这是阿胶的功劳。

  提到阿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的补血功能,但这种认识很片面。秦玉峰介绍说,阿胶出自东阿县,2000多年前就已经作为药物使用,它里面含有18种氨基酸,还有很多其他有效成分,它不仅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还可以扶正祛邪,防止癌症。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容易心烦气躁,用阿胶来保健,效果很好。

  不过,昔日的皇家贡品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还要得益于中药现代化。

  改进:电脑控制生产

  走进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熬胶车间,记者看到,现代化的车间非常洁净,化皮熬胶工人坐在计算机旁,敲着键盘,看着仪表,加温、加水一系列操作都由计算机控制完成。

  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在没有这套设备之前,工人们最早是拿着铲子在大锅里不断搅拌熬胶,后来,有了手工打制的蒸球化皮机,但工人们还是要一直守在旁边,一遍一遍地加水,不断地用手调整化皮的压力和温度,既费时又费力,生产的阿胶质量还不稳定。

  专门负责科研工作的公司副总尤金花告诉记者,他们历时28年,研发出包括车间中12个直径2.5米的蒸球在内的所有设备。为了把老药工的经验固化在电脑上,形成今天的质量标准,公司的科研人员与老药工在化皮机旁,不知度过多少个日日夜夜。

  他们先后进行了蒸球加压化皮改造、阿胶常年生产改造、机械化生产改造等多项技术改造,将微波干燥、远红线烘干、离心分离、自动化控制等新技术应用到阿胶生产中去,现已拥有28项阿胶专有技术和国家专利。阿胶常年生产新工艺的问世,打破了阿胶半年生产、半年闲的千年历史,设备利用率提高58%,生产周期降低20多天,生产效率提高1倍多。

  东阿阿胶从制定全国第一部《阿胶生产工艺规程》、第一部《阿胶生产岗位操作法》开始,不断推进阿胶质量标准的现代化,先后制定几十项《中国药典》上没有的内控标准。秦玉峰说,近几年,为让消费者方便服用阿胶,他们在药店准备了一个设备,此设备可以将块状阿胶粉碎,很受消费者欢迎。专家点评:

  古代优秀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是对民族传统中药的最好传承与发展。东阿阿胶股份公司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生产和技术上实现飞速发展,奠定了在国内同行业中的绝对领导地位。一方面东阿阿胶股份公司成功实现了东阿阿胶传统工艺的复兴,使东阿阿胶这一国药瑰宝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东阿阿胶的中药现代化加速了传统中药的现代化进程,为传统中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人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潮流中,如何大力挖掘传统中医药宝藏,抢占中医药市场份额,更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这不仅是东阿阿胶的使命,也是每个中药企业的责任和创新发展的动力所在。

  突破:填补国内空白

  汇聚华夏5000年科技文明的中国科技博物馆里仅有两味中药,其中一味就是东阿阿胶。东阿阿胶通过了国家原产地保护注册。其品牌已列入“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和“中国100最具价值驰名商标”之中,今天东阿阿胶一统阿胶天下,占据国内外市场的75%%和90%%。企业效益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但东阿阿胶人并不满足。秦玉峰表示,他希望让更多人认识阿胶更多的功效,让古老的阿胶能成为今天老百姓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最佳选择。

  多年来,他们先后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阿胶及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上形成独具特色的技术优势。

  项目组运用现代药效学实验方法对阿胶的补血、止血、增强免疫力、抑止肿瘤等作用进行实验,明确了其作用机理。还采用仿生学、生物技术等手段对阿胶的成分进行研究,并通过药效学实验进行验证,为开发新产品提供基础。

  他们首创用DNA分子标记技术鉴定驴皮真伪,该方法利用特定基因PCR-RFLP技术,通过两次酶切鉴定阿胶原料的真伪,鉴别准确率达100%,已被收入《山东省中药材》标准中,填补国内空白。

  另外,项目组改变以往以阿胶整体进行研究的缺陷,大胆创新,实现思维方式的大突破,选用物种的特征成分DNA作为鉴别研究的切入点。目前已经突破该研究专题的核心部分———成功从阿胶中提取到DNA。

  随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从原料到成品进行质量控制,以及有效检验其复杂成分的方法,为此,他们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合作开展了复方阿胶浆指纹图谱研究,目前已建立复方阿胶浆及中间体指纹图谱的检测技术和控制标准,计划将此标准报国家药典会,争取纳入国家标准。

  经过多年努力,他们研究开发了海龙胶口服液、安宫止血颗粒、重组人白介素-11等20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方制剂和生物制品。其中国家一类新药1项,国家二类新药2项,国家中药保护品种8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6个,国家重点新产品5个,获国家专利10余项。专家点评:

  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和源泉,中医药这个宝藏更需要依靠创新来挖掘。随着医药行业产品同质化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中医药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提高技术水平,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提高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也是中医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出路所在。因此,创新对中医药企业来说是一项严峻的任务,也是中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推动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的必然选择。

  创新:发展毛驴产业

  众所周知,驴皮是阿胶的原料,但随着养驴业的日渐萎缩,导致驴皮短缺。

  倡导和发展驴产业,东阿阿胶义不容辞。秦玉峰强调,目前,他们已从单一的驴皮收购者转向养驴基地的开发者,继而成为驴产业的发动者。为确保近期再造一个东阿阿胶宏伟目标的实现,今年他们制定驴产业发展规划。在已建立的9个研究基地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毛驴品种保护、改良、选育及基因库建设,并开展驴繁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驴饲养管理、育肥及疫病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驴肉质量分级标准的研究与制定,驴奶、驴血、驴尿、驴毛、驴胎盘、驴骨的研究与开发等工作,以科学技术为手段,着力提升养驴综合效益,培育驴肉消费市场,促进驴产业的健康快速良性发展。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给阿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让老百姓在享受阿胶的同时,更能享受“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美味。专家点评:

  发展驴产业,加强上游产业链的同步发展,这不仅是推动企业产业化水平的有力举措,也是顺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协社会时代的需要,而且对保护传统名贵中药阿胶的原料资源具有划时代意义。如何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开发上游产业链,让中药产业焕发生机和活力,这是每一个中医药人不懈的追求。

  ■攻关动态

  发布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网站

  发布时间:2006—12—22

  我国高产优质燃料油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工作进展顺利

  近日,从四川大学承担的“高产优质燃料油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及规范化示范基地的建立”课题组传出喜讯,该课题组成功培育出了燃料油植物新品种并建立了示范推广基地。

  “高产优质燃料油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及规范化示范基地的建立”课题组培育或筛选出适合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高产、优质及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的燃料油植物新品种或种源4—5种,产量和含油量均提高10%以上;建立种质资源基地4000亩,物种资源30—60种;种植能源植物1.2亿株,为建立500万亩燃料油植物种植基地和年产10万吨的生物柴油工厂提供技术基础。

  该课题的实施提高了我国南方地区燃料油植物种植技术水平,对今后走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产、加、销体系,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广大农户脱贫致富产生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