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包装分析
“偏方一剂,气死名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药效温和,副作用较小,尤其适用于慢性病的治疗。因此,中药长期以来受到病家的欢迎,在国际医疗界享有一定的声誉。然而,我国现在的中药生产工艺还比较落后,研究开发能力薄弱,新品试制进度缓慢。为此,在当今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同时,中药传统剂型丸、散、膏、丹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过去,作为滋补类的膏剂,多为年老体弱者所用,休息在家服一两勺膏剂并不感到十分麻烦。今天,讲究滋补的队伍不断扩大,“上班族”对滋补保健日益讲究。但是,传统的膏剂有诸多不便:一是容器体积大,多为瓷瓶包装,携带麻烦,又易碰坏;二是膏质粘稠,服用费力。丹和散虽然药物体积小,易服用,可是苦口的良药“苦”了年幼的孩子,寻寻觅觅找不到适合孩子服用的“甜”药,因此往往给孩子留下“恐药”的阴影,有时还会不慎呛入器官而带来不测之祸患。相比之下,丸剂更是一种“负担”,弄得不好还会带来“灭顶”之虞。这,绝非危言耸听!
同样,作为汤药的中药饮片也存在着携带不便、包装落后的现象。长期以来,大多数中药材和饮片采用麻袋、篾蒌、浦草包等低劣材料进行包装。近年来出现纸箱、塑料袋包装,每包大则上百斤,小则数十公斤。
由于传统剂型的上述弊端,消费者对中药服用颇有意见。从目前情况看,消费者对中药服用从原先防病治病的需要,转为保健益寿的需求。所以,有关企业应多研制开发一些服用方便的剂型,如咀嚼片、泡腾片、溶液片、缓释片、颗粒微球等固体制剂以及各种剂量的液体状型,既要保持中药特色,又要方便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