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能学医吗──安徽医大六年改革交答卷

  《健康报》2003年7月16日讯:多年来,在高校的学科分类中,医学一直被划入理科范畴,医学生一直是理科生的“一统天下”。1997年,安徽医大在卫生管理专业的招生中实行文理科生兼收,有29名文科生进入医学殿堂。文科生和理科生相比表现如何?前不久,安徽医大完成了相关调查。

  文理科学生旗鼓相当

  和这29名文科生一起进入卫生管理专业的还有31名理科生。60名学生有着同样的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师。在入学时,文科学生的成绩经折算后是理科生的98.4%。毕业时,文科生成绩是理科生的97.8%。说明文科生同样能胜任医学院校的学习。

  从德智体各方面的表现看,文理科学生没有明显差距。德智体综合测评总分,文科生是理科生的97.8%;获得荣誉称号、担任学生干部、入党等方面的情况,也没有明显区别。

  如果说有区别,那就是文科生在外语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而理科生在业务学习上略占上风。文科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93%,而理科生通过率只有77%,文科生明显高于理科生。这里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文科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就偏重于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因此对外语学习有利;二是文科生中女生占41%,而理科生中女生只占19%,语言学习是女生的生理优势。在单项智育成绩方面,理科生好于文科生,智育成绩平均得分前10名中,理科生有7名,文科生只有3名;在毕业前夕评出的3名双优生中,理科生2名,文科1名;全年级有14人考上研究生,其中理科生9名,文科生5名。

  学文学理都能当医生

  虽然文科生掌握的历史、地理等知识,在医科大学中没有延续性,但是,高中阶段在文理分科后不仅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而且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理科生偏重于逻辑思维,文科生偏重于形象思维;理科生偏重于分析推理,文科生偏重于强闻博记。而医学虽然历来被归于理科范畴,但是它的课程结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数理化等课程毕竟有不同之处。除了化学等少数课程外,医学中的绝大多数课程需要的是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文科生到了医学院校,在高中阶段受到的形象思维、强闻博记方面的训练便有了用武之地。

  虽然卫生管理专业所需要学习的医学课程仅占其课程总量的60%,但是基本涵盖了医学的各门主要课程。可以这么说,能够学习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也能完成医学其他专业的学习。有专家认为,文科生学习医学最大的障碍是生物、化学等课程。但这不是他们学不好,而是因为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使得他们学少了。任课教师说,只要在相关的教学中略加追溯,他们就可以迅速跟上教学进度。

  做医生要多学些人文知识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社会科学、人文知识的传授,成了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对医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能熟练开刀、开处方的“匠”类人才,而是要注重社会、心理因素对患者病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在给患者以科学诊治的同时,给以人文关怀,这样才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目前,不少医学院校开展了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主的素质教育,补充学生相对缺乏的人文知识。那么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学生入学时就具备一定的文科知识,这样也许更能适应今天培养医生的需要。

  大学阶段的学习应该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给学生一张进入医学知识“大观园”的导游图。其实,文理科训练出的不同思维方式,今后的医生都需要。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既具有理科偏重于逻辑思维的学习方法,又具有文科偏重于形象思维的学习能力,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得让文理科学生融为一体。文理科学生在一个班级学习,在一个宿舍生活,潜移默化间的互相影响,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一份报表上可以看到,这个年级的60名学生中,有14人考上研究生,有19人进入北京、天津、广州、杭州等大城市就业,毕业一次就业率达到93%,大大高于该校其他专业,这说明这个年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好的,文理兼收的招生结构改革也是成功的。

  后记:2000年,安徽医大在总结卫生管理专业文理兼收经验的基础上,又在护理专业本科、专科开始文理兼收;2003年起又将在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开始文理兼收。今年,安徽医大将招收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文理科生各30名,护理专业本科文理科生各45名,护理专业大专文理科生各45名,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文理科生各30名。据悉,到今年秋季,全校将有约480名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医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