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医学脊源性疾病史略

  源自脊柱骨关节错位,并发脊髓、脊神经、交感神经等损伤引起的内脏、器官疾病为脊源性疾病,也有称“脊柱源性疾病”或“脊柱相关疾病”。中国传统医学有史以来,就有按摩踩蹻治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录上古之时,治病用“蹻引案(按)抚”;汉墓帛画《导引图》则绘有多个脊柱导引法。对脊源性疾病,历代文献均有论述,为继承传统医学这方面的理论与经验,特整理简介如下。

  一、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

  两千多年前,《内经》对脊柱、脊椎、脊髓形态已有认识,而且对脊神经及行走于脊柱旁的交感神经用“经脉”一词进行了论述。“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府”。(《灵枢·经脉》)即是说经脉有长短,是营养支配五脏六腑的。还有对行走于脊柱中线的督脉的论述如:“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素问·骨空论》)“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灵枢·经脉》)“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于脑”(《芥子末汤和傅纸上贴之”(卷二十二)。历代方书均有膏贴背俞穴治病的记载。《理淪骈文》一书介绍诸多膏药贴督脉、背俞穴位治病。如书中载:“膏药贴法:玉枕、天柱、天杼、膺命、缺盆、背俞即风门穴八者,泻胸中之热;五脏俞旁五十者,泻五脏之热;贴心俞与心口对,命门与脐眼对。……外症除贴患处外,用一膏贴心口以护其心,或用开胃膏使进饮食,以助其力,可以代内托。治外病亦不必服药者。”

  用整脊(按穴位、捏脊)、针灸、膏贴药熨治疗脊源性疾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宝贵经验。

  三、西方医学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及与我国医学界的交流

  19世纪末,巴尔默(D·D·Palmer)在美国创立的按脊医学,源自民间的踩背疗法。巴尔默在无意中用按脊手法治愈了一名听力障碍的患者后,他认真学习了脊神经解剖生理知识,提出了用按脊方法治疗因脊椎骨关节错位引起的脊神经功能紊乱并发的疾病,并成为他提出“Chiropractic”(按脊疗法)一词的立论依据。实际上,在巴尔默之前,英国的马普夫人(Mrs Mapp)用手法整脊就引起了英国皇家的重视。巴尔默及其继承人根据这些理论及临床的按脊手法,成立了学校、学会。20世纪70年代,美国整脊疗法的医学地位被确立,并取得了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者赵凤源曾将美国的按脊疗法翻译总结一册,名为“慢性病按脊疗法”,惜未刊行。1983年,美国整脊学会的专家应邀到广州做学术报告,介绍了脊柱错位后可引起神经根、交感神经、椎动脉及脊髓损害,并出现相应内脏病变,引起了我国学者对脊源性疾病的重视,有关“脊柱相关疾病”的著述陆续问世。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脊源性疾病在中国传统医学文献里是通过经络学说论述的。我们发掘整理祖国医学在这方面的理论与经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针灸疗法、膏贴药熨疗法和整脊疗法相结合治疗脊源性疾病,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