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毒蘑害人时

  近年来,因食用野生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呈明显上升趋势。前不久,《人民日报》报道说,云南省仅7月上旬就发生33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死亡人数多达48人。夏季高温多雨,正是野生蘑菇的生长旺季。一些人为了追求野生蘑菇的美味,常去远山郊野采摘食用,由此引发中毒的事屡见不鲜。因此提醒广大读者,不要随便采摘野生蘑菇,更不要轻易食用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以免发生中毒。

  目前在我国发现的野生蘑菇中,有毒的有80多种,其中含剧毒的有10多种。一般来说,有毒蘑菇色泽比较鲜艳,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盖和柄上可有斑点,易流浆、发黏;部分毒蘑菇割开后会变黑;还有些有特殊的臭味。无毒的蘑菇菌盖较平,伞面平滑无轮,也无特殊气味。非专业人士很难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一般人不可仅凭经验和感觉判断。至于民间流传的识别技巧(如采摘野蘑菇时,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不变色的无毒;煮野蘑菇时,放几粒大蒜,如果大蒜变色则说明有毒,仍保持原色的则无毒),因为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不要轻易照办。

  由于蘑菇种类不同,有毒成分不一样,食用有毒蘑菇后,出现的中毒表现大致可分为五种。最常见的是胃肠型。误食后10分钟至2小时,食用者即出现恶心、上吐下泻、剧烈腹痛等不适症状,若及时治疗一般没有生命危险。第二种是日光性皮炎。食用者皮肤被阳光晒后易出现红肿胀痛,上肢及颜面有皮疹。第三种是神经精神型。食用者可出现胡言乱语、举止失常等精神错乱症状。第四种是溶血型。食用者往往先出现恶心、腹泻等症状,2~3天后出现皮肤变黄、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因急性肾衰而死亡。最后一种是脏器损害型。这种类型后果最严重,食用者很快出现水样便,并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症状,病情凶险,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极高。

  所以,不认识的野生蘑菇千万不要食用。食用蘑菇后一旦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想到可能是毒蘑菇引起的中毒,应尽快将食用者送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