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川芎嗪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显疗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可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最近,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燕等以滋阴益气、化瘀通络中药为主,配合眼部川芎嗪注射液直流电离子导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4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王燕等收集该院及外院糖尿病专科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的患者109例,其中男37例,女72例;病程最短4天,最长30年(10年以上35例);经中医辨证全部病例均属于气阴两虚夹瘀型且已进入增殖前期或增殖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4例(145眼,其中双眼71例,单眼3例),对照组35例(69眼,其中双眼34例,单眼1例),两组在视力分布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在同样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0.9﹪生理盐水250毫升加入阿魏酸、挥发性油状生物碱和一些酚性物质等;除具有上述活血化瘀类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外,还有较强的改善血液黏稠度、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增强红细胞携氧能力和变形能力的作用,故十分适宜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而眼部药物直流电离子导入则是利用直流电场(或低频脉冲电场)作用以及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使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药物离子、带电胶体微粒经过眼睑皮肤和角膜进入眼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研究人员在进行本研究前,曾对实验性玻璃体出血兔进行眼部川芎嗪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并在不同时间点抽取兔房水和玻璃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房水和玻璃体中川芎嗪的含量,结果显示经眼部川芎嗪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后,兔眼房水和玻璃体内均含有川芎嗪的有效成分,并能维持5小时之久;经离子导入治疗后兔眼玻璃体出血的吸收速度也较对照组快,证明川芎嗪的有效成分不仅已被导入兔眼组织内,并且已发挥药理作用。
实践证明,采用以上三法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